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本网独家 >

见证 | 王文湛:搞好课堂教学是校长老师的第一任务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时间: 2019-01-15 | 责编: 刘昌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王文湛

王文湛: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教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正在逐渐落实,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要有几个方面:

第一是四次重要会议,四个重要文件是整个四十年教育发展总的一个指导思想和方针。第一个重大文件和会议是1985年中共中央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上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个决定里大概有几项内容。

一是有计划、分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二是基础教育,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三是职业教育大发展,普职比要一比一。四是提出两个增长,教育财政性的经费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供应经费逐年增长。这四条重要决定对于后面十来年的教育发展起着巨大推动作用。

第二次重要会议重大文件是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还有1994年发布的纲要的实施意见。1994年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教育大会。会议上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细化和具体化,分三步走。1996年40%的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98年80%的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000年85%以上的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把九年义务教育落实具体化。也正是第二次教育工作会以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才落到实处。

其次就是职业教育大发展,普职比六比四,职业教师六,高中是四。要建一千所左右的示范性高中,建两千所左右的重点中学、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211就是面向21世纪建立一百所重点大学,这几项具体的措施把整个教育的发展推上了新的高潮。

第三次教育工作会是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决定作为中央的政策落实到基层。这里面说明了什么是素质教育,怎么实施素质教育,决定了第一条——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针,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接班人。这是第一次科学地准确地说什么是素质教育。

第四次教育工作会是2010年召开的,会议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会议纲要明确提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建设教育强国,由大国变成强国。大国就是规模数量的概念,强国具有规模数量更有质量的概念。由大国变成强国要迈上新的台阶,主要提高质量。纲要明确了今后教育的两大重点。

第一个重点是提高质量,第二个重点是促进公平。两大重点成为我们今后长期教育的奋斗目标。纲要还有一个突出点,重视和发展改革办好学前教育。

我认为四十年最大的成绩就是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同时我们学前教育也有了巨大的发展,现在幼儿园三年入学率达到79%,已经可以说基本普及了学前教育。要求在2020年达到85%,这也将是一个极大提高。

现在高等教育、高中阶段入学率87%,要求到2020年达到90%,  高中阶段的入学率现在是42.5%,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再经过几年努力我们达到50%,就是普及性高中教育。所以我们的教育事业从规模上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是第二个成绩。

第三个成绩是党的教育方针一系列得到贯彻落实。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新时期的党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的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以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觉得改革开放这四十年党和国家一些重要的教育方针政策得到了逐步的贯彻落实,也是我们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质量提高的强大的保证和推动力量。这是我们的改革开放最重要的问题,四次大会、四个重大文件、正是在这样的方针政策下,我们教育事业有了巨大的发展,质量有了巨大提高,我提的质量不光是学科的质量,还是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有了提高。这里面普遍关心的问题,如何看待我国的质量。

我负责任的跟大家讲,我国基础教育质量在世界领先。我们的质量各国都公认,这只是学科,还有一个综合素质,我们也有很大提高,但我们还有差距,我们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我们的学生负担太重,影响他们全面发展,影响他们主动学习。第二我们只重老师的教,对学生的学重视不够,学生的参与,学生的积极性调度还不够。第三我们只重视定理的演练,学生的知识面不宽,动手能力不强,创新不够。第四是我们农村教学如何办,还没有找到一个好的路子,基本上按照城市办的。以升学教育为主,但是升学教育不可缺。但光升学是不够的,农村的孩子一方面为大学培养新生教育,一方面当地培养优秀的劳动者。别都考了大学以后都不回来,要培养当地留得下用得上的,永久牌的,这点如何改进还是我们的问题。

我们对我们教育的评价既要肯定基本又看中我们的问题。各国教育都有长有短,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共同提高。既不要肯定一切,又不要否定一切。应该有这样一个态度。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王文湛做客中国网演播室

主持人:最后还是想让您展望一下未来教育是什么样的,四十年我们有什么样的变化。

王文湛:十九大提出建设教育强国,加快教育现代化两大任务,这两大任务是党代会提出来的,是艰巨的宏伟的历史性任务,是提给全党全国人民的,尤其提给广大教育工作者,什么叫教育强国,我们现在是教育大国。大国主要是规模数量的改变,强国具有规模数量的改变更有质量的改变。由大国变成强国要迈很高的台阶,主要提高质量。如何提高质量,怎么提高质量。

去年9月8号教师节的前夕,教育部长陈宝生在人民日报发表一篇文章,文章指出坚持内涵发展,加快教育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坚持回归本位,回归常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深化基础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就告诉我们怎么提高质量,如何提高质量,我个人认为这一段话三个核心。

第一句话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今后着重提高质量,由量的过程向质转变。

第二句话提高质量主要要搞好教学,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素质教育的实施,人才的培养都是通过课堂教学,小学一年级到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一共上课9522节课,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毕业一共上课13000节课。学生在校的80%时间在课堂度过,教育的内容培养的目标,德育的加强80%靠课堂教学,课堂是我们提高质量的第一因素,搞好课堂教学是校长老师的第一任务,所以我们要搞好课堂教育。

第三句话就是要落实培养学生创新的实践能力。我们这两项是我们的弱项,今后要极大加强。党的十九大还提出加快教育现代化,什么叫讲现代化,不要简单理解办学条件,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教育强国,加快教育现代化这两项艰巨的宏伟的历史任务。要达到这一点就要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特别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拼搏进取、努力奋斗,为建设教育强国而努力奋斗。

感谢王司长的分享,带给我们的改革开放以来,40周年的中国教育的巨大的变化和取得的成绩,未来我们也期望中国教育能够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感谢王司长。

监制:曾瑞鑫

策划:王晓霞

主持人:王晓霞

摄像 :刘昌

责任编辑:吴雨航

剪辑:刘蕾 田蔓菁

节目包装:王梦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