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本网独家 >

见证 | 李志民:义务教育阶段不要过分强调拔尖人才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时间: 2019-01-15 | 责编: 刘昌

    中国教育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访谈

我们有幸邀请到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原主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协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科技论文主编李志民。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原主任李志民做客中国网演播室

主持人:您作为清华大学的学生,在澳大利亚留学过并获得博士学位。您觉得在经历过中国教育和西方教育后,有怎样不同的感受。

李志民:我本身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受益者。我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考生,当时运气比较好,以比较优秀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上了清华大学以后先念了本科然后紧接着念了研究生。在研究生毕业以后留校任教,之后单位公派去了澳大利亚留学。这一路看来,我整个成长的过程和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是密不可分的。其实当时我们国家是比较落后,到了西方留学,发现好像处处都比我们国家先进,这种差距感给自己的冲击很大。当时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在悉尼大学求学的时候,有一天遇见悉尼大学校园大街上运建筑材料,运砖头,连砖头都是用塑料布包好的,这是一种发达国家环境保护观念的重要体现。也许我们今天可能还做不到这样,那种来自发达国家的自信至今令我印象深刻。

主持人:在这40年间我国教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李志民:这40年间我国的教育,特别是我所从事的这个领域:高等教育以及高等学校的科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首先从规模上,在我考取大学的时候,全国招生数量仅仅达到20多万,到今天全国高考的学生招收规模达到700多万。也正是这样的高等人才招收规模支撑了我们国家40年的高度的经济增长,正是高等教育工作者们艰苦卓越的工作坚持,培养了支撑我们国家与社会向前发展的优秀人才。不仅仅是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的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所以使得我们高等教育的水平在不断提高。

主持人:您长期从事教育科研管理工作,也最早提出了我国要发展互联网概念的这样的一些措施,当时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李志民:早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上广泛讨论高等学校要不要搞科研,高等学校搞科研是不是不务止业。这些问题到了今天可能会被当成笑话来讲,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前,高等学校只是作为人才培养的单位存在,国家给予的任务也只是完善教育工作培养人才。以国家财政的角度来说,高等教育系统在1982年才有了科研经费的户头。改革开放后,教育界讨论明确了高等学校既是教学的中心,也是教研的中心。经过40多年的发展,高等学校的科研力量现在是国家的一把利刃尖兵。从国家的科研成果来看也是效果卓著,以知识论文为例,全国论文总量的70%都产生自高校。而且在国际上发表的高水平论文,有80%的论文总量来自高校。由此可见,高等学校不仅仅有写论文的特长,而且也承载着高等教育知识成果的展现与应用。

从专利角度方面讲,高等学校所申请的专利总量每年呈两位数的增长趋势。我国自1956年设立自然科学奖以来,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高等学校预计参与完成的项目量占自然科学奖的二分之一,发明奖占三分之一,科技进步占四分之一。但是如果从1982年或者改革开放后开始计算,特别是到2000年以后我们高等学校所参与完成的国家三大奖的比例都超过50%,特别是最近五年都超过70%。从原来的四分之一,三分之一,二分之一到现在都超过70%,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原主任李志民做客中国网演播室

主持人:所以高校做科研有着重要的意义吗?

李志民:当然,因为高等学校不仅仅是考验课程掌握能力,而且我们培养高水平的教育性人才,很大程度上是要靠科研水平的提高。在当今社会,高等学校的科研科技成果的转化首先是转化到课堂,也就是说教授、老师有了新的研究成果能够及时的转到课堂以及高水平教育的课本当中,使学生学习并应用到社会上去,这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一部分。

主持人:近年来我们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舆论是比较大的,目前创新培养人才的难点在哪里?

李志民:创新人才培养的难点跟我们的文化相关,跟教育过程的传统习惯相关。我们习惯规定好教材,规定好大纲,规定作业。这就导致了我们培养的学生思辨性思维不够。我们应该如何培养我们的学生具有思辨性的思维。正面是什么,反面是什么。可能以往的教育在这方面注入的精力不够,与西方的教育方式相比,可能我们死记硬背的要求会多一点。

主持人:那李主任未来我们在科研领域方面会有什么发展趋势?您有什么样的建议?

李志民:未来的科研发展方向会有很多,首先从物资方面就有很多研究方向,能量方面也有很多研究方向。我们都知道人类生产的三大要素:物资、能量和信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讲,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信息成为了人类生产的重要要素,而在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甚至会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所以说我们今后的科研重心可能会更多的集中在信息领域。从建议的角度出发,人类正在进入信息社会,互联网正在推动着人类文明迈上新的台阶,那么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提高国民的信息化素养。因为人类社会已经接受了从由物资和能量主导发展,到转变成为一个信息主导社会发展的新的模式,所以说国民的信息化素养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建设信息化国家需要大量专业性信息化的人才,虽然我们作出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整体上我们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还是差强人意,这都是我们教育界特别是我们的大学应该做的工作。

主持人:有一种说法,是工业革命以来二氧化碳使全球不断的变暖。这其实科技对我们是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您如何看待科技对我们的社会的影响?

李志民:整体上来讲,科技肯定是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而且在科技不断发展的现在,更多是方便了人的生活。当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我自身认为,中国人对科技理解成:就是正确,就是高尚;就是所有形容美好的名词都可以用在科学上,用在科技上。事实上科学也会带来弊端,那么比如说臭氧层空洞,二氧化碳排放量高,气侯变暖等等。另一方面,我觉得科技特别是医学,生命科学,我觉得应该有一些必要的伦理方面的限制。科技的伦理一定要坚守两个原则,一个是尊重一个是无害,我们的科研一定要坚守这两条原则。

主持人:我们说教育其实是一个农业,需要一个慢的过程,我们十年终我们的高等教育有了飞速的发展,它的内因是什么?

李志民:内因我觉得最主要的是我们国家人口多,需求量大。再加上国家政策重视,这几个方面促进了我们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国人都爱学习,中国人比较重视学位和学历,确实对我们的经济发展以及对人才的需求量有了很大提高。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了高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才,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我们的教育体制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您觉得如何才能有利于人才的发展和引进?

李志民:关于人才的发展和引进,有一点值得大家关注,我们教育界,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更加注重公平。我们国家有义务教育法,但是我们现在的义务教育阶段,重点学校重点班级还大量存在,好学校和其他学校之间出现了很多的社会矛盾,所以我觉得从教育治理方面来说,应当尽量缩小教育资源的差别,才能够使教育均衡,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就教育资源来说,比如实验仪器配的比较一致,运动场地比较一致,教师的水平大概一致。在义务教育阶段,我们应该争取在基本同等的教育资源中培养更优秀的教育人才,而不是说要有很大的差别,

主持人:我们如何培养这种拔尖的创新人才呢?

李志民:如果通过特殊渠道培养拔尖的创新人才,那么会影响社会公平,在义务教育阶段也不要强调拔尖的人才。其实,天才不是学校培养的,真正的天才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会受很多历史因素和教育因素影响,更是个人的选择,和学校培养没有多大关系。学校培养只为人们提供了一定的帮助,更多的是个人的选择和个人的努力。

主持人:高等教育与人才的培养之间是怎么样的内在联系?

李志民:首先基础教育要打好知识基础,人才的培养不可能跨越某个阶段,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是客观性的。我们不怀疑存在着没有经过大学教育就取得成功的人,但是从整体上来讲,没有受过基础教育的人会经历更多的磨难。同样的,我们如果不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我们的科研工作也很难取得创造性的成果。

主持人:我们该怎么样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李志民: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这才叫真正的用人之道。把现有的人才资源优化整合,使人才能够在特定的领域中发挥作用,这对外来的人才来说才是一种潜在的吸引。而不是单单的用大量的财力资源从外面引进人才,我们更要培养属于我们自己的人才。我们成立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理清什么叫人才,怎么样用人才,我们人才政策的哪些方面需要改进,能够更适合所有的人都能够发挥作用。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影响在海外的人才,能够吸引他们回国。

主持人:您说人人都是人才,我们教育对人才起着一定的作用。40年来我们教育对人才有什么样的作用?

李志民:教育对人才的作用肯定是非常大的,教育是培养人才一个摇篮,我们所有的人都要接受教育。改革开放40年来,教育对我们国家的贡献,是比较大的。一开始我就在讲我们国家4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主要是靠人才支撑,那么人才支撑靠什么,靠教育的培养,所以我们不可否认我们40年教育事业所取得的成就。站在人才的角度来说,人才政策要适应人才本身,在理想状态下让人人发挥作用,在政策上正确扶持才能够用好人才。但是作为政策可能兼顾不到那么细,那么在政策达不到的地方,我们就应该有竞争的环节,通过竞争能够区分一些人,能够选拔一些人。所以说我们可能从两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国家政策的鼓励,另外一方面要创造条件给更多的人才施展他的才华。

主持人:最后的一个问题是中国离高等教育强国还有多远?

李志民:应该来说越来越近了,因为从国家40年的发展来看,直到我们改革开放前期国家的教育水平也依然处于一个落后的状态。经过40年高等教育的发展,我认为这几年高等教育建设的进步非常大,无论是国家储备人才培养的贡献,还是提高我国的科学研究水平。应该来说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水平与世界顶尖水平的距离越来越近了。  

主持人:感谢李主任今天带给我们这么丰富的分享,李主任从科技观、人才观等等方面给我们介绍了,我们40年来中国教育改革开放带来的一些教育方面的成绩,那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未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也期望我们早日能实现高等教育强国这样的目标。

监制:曾瑞鑫

策划:王晓霞

主持人:王晓霞

摄像 :刘昌 唐超 李思宁

责任编辑:吴雨航

剪辑:王梦茹 田蔓菁

节目包装:王梦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