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中小学 >

少就是多,个性化学习从做“对”题开始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时间: 2019-01-04 | 责编: 曾瑞鑫

12月13日,教育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聚焦包括“减负”等在内的相关热点难点工作进展。纵观当前基础教育,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已经成最热门的话题,“切实减轻课业负担、提高学习素养、增强学科能力”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而学生学业负担重,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存在大量的无效重复训练或超出学生自身难度范围的训练。

随着《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政策的发布,以及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化,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在与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着深度的融合,实现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学习,帮助学生维持学习兴趣在线、真正实现有效提高,展现出了一条科学有效的新方向。

没有针对性的无效学习,还要浪费孩子多少时间?

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常多身陷“题海战术”。然而,在学生日常的练习中,存在大量的无效重复训练或超出学生自身难度范围的题目。重复训练让学生难以走出“舒适区”,而超出自身学习能力范围内的题目又会让学生处于“恐慌区”。学生大量重复、无效的试题练习,极大地浪费了时间和精力,且针对日常练习和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却并不能做到清晰的了解,这让学生学习压力过大,很容易对学习失去信心。

另外,传统教学中,由于课堂学习的连续性,一旦学生由于生病、有事等缺席,便无法跟上老师的教学步伐,在学习新的知识点前,无法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造成知识点断层。久而久之,学生觉得老师忽略了自己,老师觉得学生懈怠懒惰,互相不理解,造成更大的教学错位。时间就白白浪费掉了,学生也慢慢变得越来越不自信,极大打击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热情。

而对于老师来说,每周要花十多个小时改学生练习题,里面包括大量的重复题目,老师们也都是一肚子苦水,批改时恐怕会觉得自己像是一个流水线上的工人。机械重复的劳动占据了大量的时间,但是又不得不做,因为必须了解学生的完成情况。但批完练习、试卷之后,因为缺少学情反馈数据,或因数据采集的复杂困难,讲评课上往往仅能就题讲题、平均用力,将试卷从头讲到尾。

另外,在当下的初高中学校里,一个班动辄四五十个学生,而教师只有一位,每个学生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学业数据,如果教师一一处理,要耗费大量的教研时间不说,而且也很难做到对每位学生都做出个性化的评价,及时更新学生的成长趋势,还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练习辅导。

正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所指出的,教学要“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难尽人意,一方面学校教育一般属于集体化学习、统一化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往往缺乏学习过程分析和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没有针对性的无效学习,正在浪费孩子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让孩子们对学习充满不应有的烦躁、焦虑甚至是恐惧。

个性化学习、精准化教学,一定需要“对症下药”

即使不是老师、不在教育行业工作,我们也都知道,每个学生学习的速度、学习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学生的兴趣点也是不一样的。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就在于让每个鲜活的学生个体得到个性化的最大发展,反映至日常教学中,最重要也最核心的,就是要解决学生的学习品质成熟化、学习方式科学化、学习内容个性化的问题。

其中,学习内容个性化,就是要在课程设置、实施、评价等各个环节搭建平台,保障学生因个性化学习需要而进行的学习内容个性选择,从而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成就个体,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出彩。

以目前备受很多老师、家长和学生好评的“个性化学习手册”来说,它可以帮助学生整理错题,巩固薄弱知识点,规划有针对性、适合个体特征需要的个性化自主学习路径。它由学情分析、错题整理和解析以及个性化推题几部分组成,首页记录着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分析历次考试的变化规律,让学生从整体上对自身学情有所把握。第二页的“错题巩固”部分将试卷中所有的错题汇集,除了有详细的错误原因解析,最重要的是,通过人工智能算法、科大讯飞教育资源众包平台师资,以及学校教师三层“漏斗式”的筛选,形成个性化精准推题,为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个性化学习手册的数据来源,主要是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行为数据分析,如学生的考试、练习等数据,针对学生差异化的薄弱知识点,实施有针对性、适合个体特征需要的个性化自主学习方式,为每位学生所提供的学习资源都是专属定制的,专门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而设计的,实现“千人千面”,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真实需求,减轻学业负担,尊重每个个体的能力发展,从而促进学生高效学习。

相信每个人都对“错题本”很熟悉,求学、备考的经历中,很多人都会动手制作自己专属的错题本,录入错题、备注分析,工工整整、字字心血。“错题”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的是学习中的误区和盲区,所以“错题”就是一种潜在的教学资源,它能再次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一本好的“错题集”就是自己知识漏洞的题典。但自己手作的错题本,其实在完整程度、错误原因分析、针对性训练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局限性。

个性化学习手册不仅可以自动收纳错题并进行归类,还在错题的基础上提供错题来源和原始答案进行对比,答案解析方便学生自查和纠错。针对不同难点的题目并伴有针对性的举一反三变式练习,帮助学生全面提升学科素养,真可谓是“一册在手,查缺补漏无忧”。

简单地记忆一些知识点从来都不是教育的本质所在,未来的教育,更多的是要关注每一个孩子独特的需求,与他们进行交流,帮助他们提升有学习的有效性和自发性,促进他们的思维提升,使他们能够学以致用。

因此,针对教师的个性化教学需求,个性化学习手册配备相应的教师讲义,第一部分是对此次考试的整体分析,包括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以及高频错题,班级学情一目了然。第二部分则是对试卷的详细讲评,老师不仅可以了解每道题的班级作答情况,确定重难点和薄弱知识点,而且系统基于科大讯飞人工智能+知识图谱技术,透过错题诊断出学生学业的根本问题,推送相关变式题,用以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拔高提升。

让“因材施教”的教育梦想逐渐照进现实

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就已经提出“因材施教”的概念,而当前我们的教育,仍然是工业文明下大规模、统一化的教学,与个性化学习本质上依然存在矛盾。但随着科技手段的有效融入,正在帮助实现平等化的学习,助力“千人千面”、“因材施教”成为现实,帮助教学更加智慧、管理更加有效率。

类似“个性化学习手册”这样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发展的智能学习产品,正是在通过帮助学生从掌握学科知识跨越到提升学科能力,再到塑造跨学科的思维模型,然后逐渐渗透到核心素养的达成;是在通过科技和教育的结合去更好地定义知识背后的能力和素养,帮助每一个人从个性化的起点走到我们学习的目标终点,实现个性化教育。

因为科技助力教育的核心,就是实现个性化成长;“技术+教育”的终极意义,是让技术站在爱和科技的十字路口,去推动我们的教育更加地个性化,让我们每个孩子的学习,都是高效而快乐的,让每个孩子都变成更好的自己。

文  合肥市第六中学高二年级部教学主任 朱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