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滚动新闻 >

​哈工大附中王蕾荣获2018年度“中国好校长”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时间: 2018-12-28 | 责编: 段留芳

12月12日,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举办的2018年中国好教育盛典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召开。作为一年一度的教育盛事,“中国好教育”从2012年创办以来已历时七年,在全国范围内有近百万人参与,其中包括专家、学者、校长、老师、家长,以及普通的教育从业者和学生,为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此次盛典中,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评选出年度“烛光奖”、“中国好校长”、“中国好教师”等奖项。哈尔滨工业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蕾荣获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颁发的2018年度“中国好校长”荣誉称号,在接受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专访时,王蕾畅谈了她对好校长、好教育的理解。

中国网:首先,恭喜王蕾校长荣获2018年度“中国好校长”,您所理解的好校长,应该具备哪些要素?

王蕾:感谢组委会颁发我“中国好校长”荣誉,做一名好校长,是我的职业追求,也是我成为校长第一天就立下的人生理想。

我1987年7月大学毕业走上第一个教育岗位——哈尔滨锅炉厂子弟中学,2000年任哈尔滨市第二职业高中副校长,2003年任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副校长,2006年任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党支部书记兼校长,2008年11月调任哈尔滨市第七十三中学,任党总支书记兼校长,2014年6月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任哈工大附中党总支书记兼校长。先后获评省教学能手、市骨干校长、市第七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市身边好校长标兵。

一路走来,我心里时常萦绕着这样一段话:“在你的手中,是许许多多正在成长的生命。每一个都如此不同,每一个都如此重要,全部对未来抱着憧憬和梦想。他们都依赖你的指引、塑造及培养,才能成为更好的个人和有用的公民。”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我的教育誓言。我努力践行着当初的誓言,认真坚守着心中的信念。岁月在变,环境在变,但痴情于教育的情怀始终没有变。

担当党的崇高使命,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一名好校长首先要在思想上保持先进性、纯洁性,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激励学生从小立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立足时代,面向未来,不断创新发展,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时代在进步,教育理念在变化,一名好校长要具有不断学习、开拓创新的能力,做更新教育观念的先行者,做教育改革的开拓者,做发展机遇的捕捉者。用宽广的全球视野和深邃的历史眼光思考“办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时代问题,匠心学生现在,远谋学生未来,提出适合学校发展的办学理念与方针政策,为学校的振兴做出长远规划。

优化管理体制,提升管理水平,促进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一名好校长需要具备高超的管理能力:建立科学的办学理念体系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建立公平有效的队伍管理机制促进团队凝聚发展;建立内涵的校园文化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建立“上挂、横联、内提、外合作”的发展战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内涵发展。

坚持以德修身,乐业奉献,做好表率。一名好校长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度的职业精神,将“公仆”意识融入血脉,赤诚之心爱祖国,责任之心办教育,进取之心厚学养,奉献之心待事业,仁爱之心润心灵,廉洁之心行正事。以身示范,以德育人,引领学生和教师不断拼搏进取、追求卓越。

在校长的岗位上,我于决策中寻求办学真谛;在校长的责任里,我在工作中体味生命意义。我一向认为:教育利泽后世,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承载文明,是民族振兴的关键。在摸索前行的教育管理之路上,我始终坚信:教育,是播种希望的事业;关注,是学生成长的土壤。时代浪涌不进则退,唯有以人为本,方能追求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

中国网:自您上任哈工大附中以来,给这所学校带来的变化有哪些?

王蕾:四年来,哈工大附中人勠力同心,不断超越,紧跟时代步伐,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工附六个“新”。

(一)立德树人呈现“新气象”

1、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守法办学。选举新一届党总支,加强党的领导,把准学校发展的正确方向,通过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建强学校“三支队伍”建设,发挥党组织基层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全体力量保证各项工作积极落实。坚持守法办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师德师风专项工作。

2、强化主人翁力量,民主管理学校。实行校务公开,强化内部管理,召开四届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倾听全校教职工心声,解决和讨论学校发展大事,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性,使学校面貌为之一新。

3、坚定办学目标,引领学校发展。传承学校优良基因,结合新时期对民办中学发展的要求,制定符合校情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新”办学核心理念。以“匠心学生现在,远谋学生未来”为学生成人、成长、成才重新定位,以培养“真正的人,未来的人”为目标,践行“多元培养,人人精彩”的特色办学理念,最终实现“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适合学生未来发展的全国知名学校”办学目标。

4、加强队伍建设,精细学校管理。加强“三支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的管理和指导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升学生素养,提高学生幸福感。以学年管理为主体,以学科教研管理为辅助,以项目化管理为特色,促进学校团队凝聚力,实现管理效益最大化。

(二)党建工作呈现“新亮点”

1、思想引领强内化。利用“微党建”“主题党建”“微党课”等形式占领思想阵地,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

2、支部建设强执行。紧紧抓住初高中七个基层党支部,认真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民主集中制、民主评议党员和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推进学校党的生活严肃起来、规范起来、认真起来。

3、重大责任强制度。学校党总支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全面落实管党治党、依法办学主体责任。完善落实“三会一课““党政联席会议”“三重一大”等制度,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尽责履职。

(三)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新突破”

1、拓宽办学思路,推动学校发展。提出了“基础+特色,双轮驱动”;“育人+育才,双育凸显“的办学策略。打造“一体六部”即“基础部为主体,国际部、特长部、创新部、双语部、贯通部、项目部并行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2、深入课堂改革,实现两个转变。专注提升教学实效。继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落实以导学案为载体的“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实现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转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打造灵动课堂。

3、专注课程改革,构建特色体系。以问题为课题,以课程为载体,在实践中找到研究方向,再用课程的实践品质呈现研究成果,从而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基础必修课、哈工大“紫丁香课程”、省内首家STEAM-X课程、省内首家走班课程、省内首创科学实验课程、省内领先生涯规划课程、省内领先大学先修课程、省内领先特色选修课程、大师陶冶课、学科拓展课、国际精品课等,构建了工附人才培养的坚固大厦。

4、修师德强师能,促进教师成长。以班任为核心的班科任团队,以学科主任为核心、以备课组长为主体的学科团队,以学年主任为核心的学年团队抱团发展,实现教学的“精细”和“务实”。开展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师培训方式,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5、德育育人方式,培养工附气质。把立德树人的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构建了学校德育“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教育模式,培养具有“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的学生,让每一名学子有追求人生意义的意愿,有应对未来变化的能力,有享受幸福生活的智慧。

(四)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新成效”

1、中考连续夺冠,高素质人才辈出。我校哈市中考连续14年夺冠,四年来,16人闯入哈市中考前十名,2016年哈市中考状元,2018年哈市中考前十有五人均出自我校。中考各科平均分、生均总分、状元班均出自我校,2018年省重点高中一批次统招进段率高达93.2%。

2、高考清华榜上有名,特色人才铸品牌。连续15年在黑龙江省民办高中普通高考中名列前茅。一本进段率从2014年的30.2%攀升到2018年的60.8%,2018年600分以上人数大幅提升至26人,升入全国排名前20的重点大学人数已达500多人。特长生100%升入大学,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两名美术特长生升入清华大学,实现我校清华大学零的突破。意大利项目班连续两年32人全部升入意大利名校就读,国际部65人被世界排名前100大学录取,创新部、项目部培养20余人获得自主招生加分资格。

(五)内涵发展迈上“新台阶”

1、扩大办学影响,喜获各级奖励。四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中学生志愿服务示范学校、全国NOC信息化教育实验学校、黑龙江中小学党建工作优秀党组织、哈尔滨市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近千名学生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大赛获得金奖、一等奖,很多教师全国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建立工附微信公众平台,传递工附好声音、正能量,四年微粉丝突破60000。

2、举办丰富活动,搭建展示舞台。2017年,主办“一带一路”第九届中意国际教育高峰论坛,我校与前来参会的30余家意大利学校签订合作协议,交流办学经验。2018年,我校参加哈工大承办的“中国航天日”航天科普宣传周活动,邀请我国英雄航天员刘伯明、哈工大航天专家来校座谈。2018年,我校民族管弦乐团成功举办“一带一路”哈工大附中维也纳金色大厅专场音乐会,把工附最强音奏响世界音乐殿堂,以音乐为纽带,传播中华文化。2018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向全球推介黑龙江时,工附学子作为省内唯一中学生代表出现在宣传片中,展现黑龙江青少年的朝气蓬勃和艺术素养。

(六)教育保障达到“新水平”

1、改善办学环境,营造温馨校园。随着办学影响力的不断加深,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2014年在校生5768人发展到2018年6786人。为满足学校发展,增设教学楼、教室,运动场地。改善办学条件,校园硬件进行维修加固。

2、加快现代化办学进程,提升办学品质。实现班班使用电子白板,班班使用现代化办学终端。贯通部实现IPAD授课。增设创客实验室,为师生创新活动提供空间。改善教师现代化办学终端,提升办公效率。为教师提供国内一流教育教学网上资源,供学习交流。

3、增加办学收入,保持收支平衡。收入全部用于维持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支出及教职工工资福利。让老师体面的生活,幸福的工作。

4、提升福利待遇,提高薪酬水平。

逐步提升教师福利待遇,增设企业年金,连续4次调资,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我牢记“办党和人民满意教育”的历史使命,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教师、学校发展为本,以“立德树人、明德至善”为核心,以“学有优长、多元发展”为目标,让“办学业绩独占鳌头、办学品质独树一帜、办学特色独一无二、办学条件得天独厚”成为哈工大附中的闪亮名片!

中国网:哈工大附中的办学理念是什么?如何指导每一个孩子的全面发展?

王蕾:一所学校,只有在科学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客观冷静地分析学校的实际情况,发挥优势,选准突破口,革故鼎新,打造品牌,创建特色,才能真正地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

多年来,哈工大附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凝结了先进的办学理念。

新的办学理念通过多元培养,即:培养模式多元、课程多元、德育多元,追求每一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培养“真正的人”和“未来的人”,让每一个生命“舒展”,让全体学生都“出彩”。

1、学校职能体系架构:确立了“一体六部”:即基础部与国际部、特长部、贯通部、创新部、双语部、项目部并行发展的多元培养模式,为不同潜质的学生,创造适合其发展的培养路径。

2、教学课程体系架构:立足课程改革,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学案导学,构建适合我校校情的,以“厚学养、善思考、会合作、能创新、敢担当”为愿景,以多样性、实践性、融合性、开放性为基本特征,恰当处理好素养与知识、素养与情境、素养与表现、核心素养与基本技能的关系的课程体系,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德育自主体系架构:着力培养做人懂得“感恩、向善、担当”;做事秉承“勤奋、向上、专注”的工附英才。以生态体验德育活动为载体构建自主教育德育体系,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只有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学生差异,才能培养明德至善(完整性),学有优长(差异性),多元发展(可塑性)”的“真正的人”和“有追求人生意义的愿望,有应对未来变化的能力,有享受幸福生活的智慧”的“未来的人”。

中国网: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也正迎来自恢复高考以来最系统、最全面的一次改革,作为一线从业者,如何迎接这场新高考变革?

王蕾:一方面,我们眼光向上、向外、向前,关注这个时代背景下的新形势、新目标、新举措、新跨越。

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的经济新模式和职业新形态、社会生活新特点和个人自我实现的新需求,对传统的工业时代的教育提出了新挑战。在这个教育变革的历史时期,作为校长的我,时时都在思考,新时代我们工大附中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时代命题。“培养什么样的人”集中体现的是办学目标,“怎样培养人”构建的则是人才培养模式。

众所周知,2017-2020年是中国教育的攻坚时段,2019年黑龙江省将全面启动新高考,全面进入新课改。面对新高考,哈工大附中主动升维发展和自我迭代,走到高考改革的最前沿、第一线,学习、交流、整合、提升,全校联动,初、高衔接,打破学段、学科、教师资源的限制,为教育回归本真打开了“理想的通道”,为实现人真正“成人成才”树起了“登天的梯”。为了迎接新高考多元录取机制,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我校积极引入北京爱培优自主选拔课程,为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能的学子提供更多培育选择。

另一方面,我们眼光向下、向内、向远,一起走向新时代、新世界、新学期、新起点。

在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时节,我们致力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教师专业化而有特点的发展,学校跨越而可持续的发展”,全力打造“1343工程”,提升工大附中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核心竞争力。即坚持以“队伍建设”为一个核心,明晰“德育、教学、特色”三条主线,深植“特色创建、课程改革、校本研修、科学管理”四个支柱,贯彻“计划性、常态化、落小落细落实”三项原则。“1343工程”是为了解决“我们在做什么”“我们该怎样做”“我们这样做是为了什么”的问题,我们要在逐步凝结提炼附中原有的办学经验,逐步推进附中当前的办学实践,逐步设计附中未来的办学蓝图。

教育求索,去路漫长而心志笃定;思忖发展,与时俱进而心怀憧憬。作为基础教育一线从业者,我始终以求实为务,以思考为先,努力践行着自身的职责,希图用一支绚烂的妙笔勾勒学校教育发展的画卷,期盼用无悔的付出开启师生茫茫前路的曙光黎明,做一个虔诚的教育守望者与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