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滚动新闻 >

中央音乐学院举办“丝路·茉莉舞双凤”音乐会 刘月宁教授携大小“茉莉”获赞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时间: 2018-11-19 | 责编: 刘昌

“丝路·茉莉舞双凤”音乐会现场

中国网北京11月19日讯 11月8日晚,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孔子学院办公室及“中外音乐文化与体验”基地主任、著名扬琴演奏家、教育家、博士生导师刘月宁教授创立并担任艺术总监的茉莉花扬琴重奏团,在该校王府音乐厅举办了一场名为“丝路·茉莉舞双凤”的音乐会,为2018北京国际室内乐节画上圆满句号。

成立于2008年的“茉莉花”扬琴重奏团,旨在探索扬琴室内乐的发展和创新之路。如今十个年头已然过去,“茉莉花”已发行3张专辑,获得第16届大阪国际音乐大赛民族乐器组最高奖、首届美国伊斯曼国际扬琴音乐节团体A组金奖等多项国际大奖,首演20多首原创和名曲改编作品,已赴欧、亚、美洲的10余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近百场音乐会,与世界分享中国扬琴演奏艺术。“茉莉花”由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扬琴专业优秀学生组成,团员已发展到第四代,其中有多人曾在国内外各类艺术赛事中获得最高奖、金奖和一等奖。本场音乐会充分体现了刘月宁教授所倡导的 “继承”“发展”“创新”“引领”的办团理念,既是对“茉莉花”十年发展的一个回顾与展示,也是为其下一个十年积蓄力量。

“丝路·茉莉舞双凤”音乐会现场

原本起源于波斯、明末清初才传入我国的扬琴,既是一件本土化了的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也是世界扬琴家族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多元文化融合发展已成为21世纪的一个重要趋势,刘月宁教授希望通过不断探索和不懈努力,将扬琴与扬琴、扬琴与其他乐器、中国扬琴与各国的扬琴进行对话交流、互学交融,创新舞台表演和教育教学的方式与内容,影响和带动更多人热爱音乐,将扬琴作为连接各国、认识世界的桥梁和窗口。

“小茉莉”表演现场

一种新的表演组合的创立与发展,必然需要与之相应的作品,十年来,“茉莉花”已经积累了数十首原创和名曲改编作品。著名作曲家徐振民专为重奏团建立而改编的《茉莉花》,恰与重奏团的名字相契合。这首传遍大江南北、世界各地的江苏民歌,已逐渐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而由刘月宁教授领衔出演的扬琴五重奏,使乐曲更显清馨、靓丽,委婉中带着刚劲,细腻中饱含激情。

刘月宁教授和“小茉莉”们在化妆间

音乐会的开场曲《丝路·茉莉》,由青年作曲家张诗乐创作,音乐节奏明快、热情奔放,凸显了“一带一路”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采用西方现代作曲技法创作的《雨中花·流水知音》(邢代峰曲),对于扬琴演奏是一次极大的挑战和突破;青年作曲家李博禅创作的《润雨》,充分发挥了扬琴的特质和点、线结合的音响效果,把春雨的缠绵、轻柔、纤细刻画得淋漓尽致。正所谓润物细无声,教育爱无痕。

表演者与嘉宾合影

在“茉莉花”重奏团中,音乐指导陈芸芸多才多艺,集表演和创作于一身。音乐会上,由其本人演奏的《Dancing Leaves-天秤座》和由周婷婷演奏的《梦临·长恨》(李尚谦配器),都是她的新作。前者表达了对秋天的一份感悟,后者则是对杨贵妃与唐明皇爱情故事的个性解读。她的音乐唯美、浪漫,情真意切,同时又充满了年轻音乐家对美好未来的期翼与向往。冯汝媛和周婷婷都已被学校免试保送攻读研究生。冯汝媛基础扎实、技术全面,而周婷婷则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室内乐演奏人才。音乐会下半场,她们分别演奏了著名作曲家徐昌俊的《凤点头》和陈芸芸的《梦临·长恨》。著名指挥家、指挥系林涛教授执棒西洋室内乐队协奏,使音乐表现力更加丰富,艺术效果更具震撼力。

音乐会上的另一大亮点,是一支由9名5至12岁的少年儿童组成的“小茉莉”扬琴艺术团,她们仅仅接受了5个多月的专业训练,便在舞台上精彩呈现了由刘月宁教授的恩师、桂习礼教授早年创作的经典乐曲《喜讯》。欢快热烈的音乐,清纯可爱的笑脸,让人们感受到了音乐的美好和传统的传承。大手牵小手,“茉莉花”薪火相传,弦歌不缀。

十年茉莉吐芬芳,砥砺前行绽芳华。十年既是一个结点,也是一个新的起点。不忘初心,保持纯真,新时代,大、小“茉莉”携起手来再出发。(文 | 宋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