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滚动新闻 >

“微创新”的景弘场景

来源: 中国教师报 | 作者: 本报记者 褚清源 | 时间: 2018-11-14 | 责编: 段留芳

一次采访远不能抵达一所学校经验的核心部分。为了更好地抵达,更深刻地读懂,我们开启了回访系列,对过去几年报道的课改典型作长期关注。湖南株洲景弘中学我们已经跟踪关注了5年。2013年5月,中国教师报以《青春景弘》为题,用7个版报道了景弘中学的课改经验。

景弘中学的课堂改革开启于10年前。2008年10月,董事长刘勇亲自带队赴山东茌平杜郎口中学学习,两个月后的12月16日,景弘中学教师邓春林率先在自己的0813班开始实验。当时,学校成立核心课改小组,组员们把教室当成教学研究室,将“杜郎口经验”作为样本,一点一点地“临帖”。

这一点需要特别说明,在景弘人看来,“临帖”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可能大多数人会对此持质疑态度,每所学校的校情不同、学情不同,怎么能照搬、移植别人的经验?但景弘中学反其道而行,在“临帖”中理解、在理解中修正。“死去才能活来”,认真“临帖”才可能赢得重生。如果一开始就带着批判的眼光学习,恰恰可能把别人成功的经验异化或窄化理解,只有在不走样的“临帖”中才可能真正读懂“杜郎口经验”的核心。于是,先僵化、再优化、后固化成为景弘中学课堂改革的推进路径。

景弘中学的课堂改革,正是在这样的实验推广中逐步落地的。2013年中国教师报记者走进景弘中学采访时,他们已经在“临帖”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校本化的改进和创新。他们是以“微创新”的方式进行校本化改造的。他们的创新首先体现在小组建设上,首创“ABC学习共同体”,并且推出了“集智备课”“拼教”“拼学”“微课程”“自驾课”等多种教学教研手段,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真正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今天看来,过去的10年,景弘中学逐步完成了三个重建。

一是重建了教室环境。排排坐的方式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小组围坐的方式,与此同时将大量图书搬进教室,教室成了最好的图书室。此外还开展了植物认养活动,每一间教室都有植物角,教室变得更有生机。教室这一距离学生最近的学习环境已成为互动的、协同的、生态的支持性环境。

二是重建教与学的方式。在景弘中学,学生有“大块”的时间可以自学,学生有充分暴露错误的机会,也有质疑同学观点的机会。这是景弘人基于对学生的充分信任作出的决定。学习不再过度依赖教师的教,而是最大限度地依靠学生的自主学、合作学。尤其是伙伴学习正在改变着景弘中学的课堂生态。同学关系是成为互学共学伙伴的基础,只有这种互学关系建立了,学生在课堂上才会有存在感、获得感,才会相互悦纳,才会在不懂时勇敢地说出“我不懂”。景弘中学的教师和学生都是“同学”,在这样的课堂环境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小组之间实现了多向度、立体化的交流。

三是重建了教学内容。当学生的学习高度自主时,既有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于是单元整合、跨学科整合成为常态。为了支持学生的深度学习,他们又引入了更多支持学生深度学习的课程资源,如思维导图、鱼骨图、六顶思考帽等思维训练工具,以及高效读写等课题研究成果。

回望景弘中学的10年课改路,同样有三点值得关注。

其一,10年坚持做一件事的课改精神。10年来,景弘人“咬定青山不放松”,锁定课堂教学改革这一件事,进而从课堂出发拉动学校教育的整体改革。想坚持10年做一件事情,在今天的学校内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公办学校,校长被频繁调动的用人机制,让持续地做一项改革变得非常脆弱。通常继任者都会在自己的任期内另起炉灶,搞一项全新的改革,过去的改革要么被否定,要么被悬置。所以,景弘中学作为一所民办学校,其用人机制很好地护航了10年课改。

其二,确立了“办一所学生自己的学校”的办学愿景。这是景弘中学的校本化表达。他们以“办一所学生自己的学校”来对标学校发展,检索和纠偏管理细节和教育细节。一所学生自己的学校,首先体现在学生享受的自由上。且不说学生通过表达平台“师说”,可以与教师自由对话;且不说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室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建设;重要的是,课上的“放羊式学习”不是盲目放手,而是给学生具体的学习任务,辅以有针对性的“学习地图”,这张“学习地图”就是导学案。景弘中学的导学案有两大特点,一是将知识转化成有挑战性的问题,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二是给出具体的学法提示,学生遇到困难时,有学法指导为其导航。

校长李飞国常说,让学生如“野马”驰骋于景弘课堂的“大草原”。在他看来,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学习任务给学生,把时间、空间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就像草原牧马,让马寻找水草丰美之地,马自然会膘肥体壮。

其三,景弘中学的课改经验是不断生长的经验。在熟练操作杜郎口课堂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他们因校制宜、因生而变,以“微创新”的方式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技术和文化的迭代升级。景弘人是迷恋教学创新的,他们从不把过去创造的经验作为课改的“天花板”,但所有改革又都以学生是否在其中得到了真正发展为旨归。“微创新”不只在于“微”,更在于做适合自己的改变,推进一种校本化创新,所有“微创新”都向着支持学生学习的方向,向着师生需要的方向,“向学而生”,用学生立场丈量课改的进程、课改的宽度和深度。在这样的环境下,源于教师自觉自发的课堂“微创新”在学校蔚然成风。

他们的“微创新”并没有停留在内部挖潜上,还适时引入专家研究成果。助力景弘中学课堂改革向更深处漫溯的是,2013年6月引入的“高效读写”课题研究成果。通过这一成果的引入,学生的“海量阅读”“深度阅读”被提到了应有的高度。

景弘中学提出打造“500万景弘”规划,就是在不增加课时并保证理解率不低于80%的前提下,每一个学生一年的读写总量达到500万字以上,超过国家课程标准10倍。学校通过“阅读策略”培训,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总量,从而达到整体提升学生素养的目的。通过“作文策略”培训,帮助学生重点解决了“不爱写”“没东西写”“不会写”等问题,改观学生作文在基本观念、价值取向、人生诉求、写作态度、学习策略、批阅方式、评价标准等诸方面的现状,切实提高了写作能力。

每节语文课有10分钟时间用来进行阅读方法训练,每天有30分钟的自主阅读时间,每周一课时高效读写模块专题训练,每月一次读书汇报会、图书漂流活动,还建立了“读写银行”,激励学生“读好书,写美文,做善事”,全程记录学生在“阅读”“创作”“实践”三个方面的精神成长。

当教育迎来“阅读为王”时代,景弘中学先行一步,早已实现了课改升级。如今,景弘中学每学期都吸引了省内外学校前来探访学习。而真正要学习一个经验,就要像深读一本书一样,阅读、反刍、实践、再阅读。景弘中学这本书,我们会一直阅读下去,期待着景弘课改的精彩续篇。

《中国教师报》2018年11月14日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