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滚动新闻 >

景弘新变

来源: 中国教师报 | 作者: 本报记者 黄 浩 | 时间: 2018-11-14 | 责编: 段留芳

走过15年,景弘中学又迎来了新的使命。无论是对4年前新上任的校长李飞国还是他的班子而言,机遇与挑战从未如此真切地摆在眼前。

5年前,景弘中学10周年校庆前夕,本报曾以“青春景弘”为题,7个版联动全景式呈现了这所因课堂教学改革而蓬勃发展的民办学校。青春作桨,课改为帆,10年间,景弘创生了自己的课堂模式,形成了自己的课改文化,也培养了一批年轻有活力的课改教师。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也是他们走向未来的资本。

从来没有一种经验可以一成不变,在课改高地上前进,还能突破什么?还能怎么突破?许多遭遇课改高原期困扰的学校迫切想知道这一问题的答案。当我们怀着好奇与疑惑再次走进景弘中学,在抽丝剥茧般的访谈之中,问题的答案变得渐渐清晰。

今天的景弘中学,依然是一所以课改为特色的学校,但与5年前相比,在守正与创新之间,它又显得那么“不一样”。

“办一所学生自己的学校”

夜幕降临,景弘中学的教学楼里灯火通明,丹桂逸出清香。在这所走读与寄宿混搭的学校,晚上还有2500多名学生需要在教室里再度过一段学习时间。

一名来自广西桂林的副校长听说有如此多的学生留校,感觉很头疼:“那得多少老师才能管住”。但奇怪的是,转了一圈后,这位副校长发现除了三两个巡视的教师偶尔出没,大部分时间根本见不到教师的身影。

更让他难解的是,教室里并没有老师值守,学生要么在安静地阅读,要么在悄无声息地完成着自己的作业。走入校园,如入无人之境。

10月6日,景弘中学举行期中考试,全校3个年级62个教室要举行470场考试,每场考试开考铃响,老师进场分发试卷、核对完考试信息后,便齐刷刷地都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干起了自己的事,考试终了前5分钟,再次回到教室收取答卷。这是景弘中学的无人监考。

“已经实行5年了。”李飞国说,教室没有监控设备,全凭学生自觉。但从多方信息综合来看,舞弊的现象几乎没有出现过。

在景弘中学,“自主”“自治”已经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学校甚至规定,自习课不准教师进教室,也不准教师控制、干涉这段时间,完全由学生自主安排。

在李飞国看来,只有实现更高程度的自主,课改才能走向深处,自主也是突破课改高原期的一把钥匙。这是在新形势下景弘人的新思考,在享受“课改红利”十多年后他们发现,基于“一三六”课堂模式的课改,从操作技术上已经相当成熟,教师对课堂流程的掌握、导学案的使用等都已熟记于心,但现实却是,学生的“五官苏醒”后,自主学习不够充分,合作学习的方法过于单一,探究学习形式大于实质。这是景弘课改的痛点,也是许多课改学校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共同痛点。

为了突破这一困境,李飞国一直谋划着一场“二次革命”,从何处突破?2014年,学校搬迁至新校园,学校团队在充分总结前期课改经验的基础上,最终还是从安身立命的“课改”上做文章:更充分地践行“办一所学生自己的学校”这一办学理念。

“所谓‘学生自己的学校’,其根本特征就是自主管理、自主学习。”李飞国说,课堂为学生而改,活动为学生而开,文化为学生而生,环境为学生而造。学生没有良好的自主自治意识与能力,就不可能产生有效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展示提升。不久前,他特意在办公室墙上刷上了“办一所学生自己的学校”这一行字。

在李飞国的设想里,景弘前10年课改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接下来的课改要把整个校园还给学生——给学生最充分、最全面的自主空间和展示平台,培养学生的自理自治能力。

怎样“将整个校园还给学生”?以学习小组为核心,景弘的自主管理与自主学习从课堂开始向校外延伸,学生即使离开学校依然有组织。景弘中学对学习小组的管理遵循着一个雷打不动的原则:核心理念就是团队评价,事事相关、处处体现学习小组的存在。

班主任齐超告诉记者,依托微信等工具,各学习小组成员回家完成家庭作业时,组长依然会组织组员进行沟通,周末的作业当天就需要反馈,组长也会在第一时间收集整理;暑假期间,每个小组都会不时地“打卡”,相互交流一周的计划……“学习小组的功能更加立体化,班主任被慢慢解放出来。”齐超说。

为了将自主自治向更深处推进,景弘中学组织全校教职工研发了具有景弘特色的校本课程——《学生自主自治管理》。 该课程包含学生文明礼仪行为规则与自我修养、各学科自主学习的方法及其对学生的要求、学习小组职责分工与岗位培训、制定“班级公约”等内容,学校每年组织七年级新生学习此课程,需要全日制学习一个月。

如今,公共图书自主管理、早晚自习自主管理、食堂自主管理、宿舍自主管理、考试监考等常规管理,甚至连课堂对老师的评价都已经全部交给学生。

“无限放大自主学习,是景弘课改纵深推进的方向。”李飞国相信,在未来的景弘课改中,将呈现出这样一种生态——自主学习在高度私人化状态下进行,实现学生与教材资源背后编著者的对话,学生与导学案背后教师的对话。而随着“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的学生观和教学观的进一步落地,学生一定会还给景弘更多惊喜。

从“如何学”走向“学什么”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曾经有过一段著名的“吃饭论”。

“起初的课改,就好像几个人一起吃饭,从大家各吃各的变成举杯共饮,气氛活跃起来,积极性也高了。”一名课改专家在分析当前一些课改学校的高原现象时指出,但问题是饭菜并没有发生变化,“食欲再好”恐怕也会出现营养不均衡的现象。

换言之,当课改走向深水区,仅仅研究学生“如何学”已经不够,而需要深度挖掘到底“学什么”。

随着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布,景弘中学负责教学管理的副校长詹艳平开始深入研究:如何在调动学生积极性之后,走向真正的深度学习,实现真正的学科育人?

其实,在实际教学中,景弘中学的一些教师已经发现了问题。

比如,物理学科中的“运动学、力学、电学”部分都要用到一次函数及图像、性质的相关知识,学生在八年级上学期第二个月开始学习“运动学”。但是,数学教材《一次函数》这一章内容安排在八年级下学期,这给物理教学造成很大的困扰。英语教学中,教学方式局限于单词记诵、语句分析等碎片化的片段,难以形成体系,等等。

詹艳平在无数次听课后不断反思“核心素养究竟如何在课堂落地”,她最终给出的答案是,教师需要对学科有整体的认识。目前,景弘中学正致力培养教师的“大学科观”与跨界思维、整合思维,以适应新时代对学生培养的需要。

比如,针对物理学科与数学学科教学脱节的问题,经过几年的摸索与探讨,物理学科组长杨宏美主动找到数学学科组长李小艳商量,最终商讨决定,数学老师在不影响数学教学的前提下,通过整合教材内容将《一次函数》调到八年级上学期的第一个月学习。同时,在课堂上尽量引用物理、生物、地理、化学的实际情景帮助学生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图像、性质、应用等。

“这不仅初步实现了跨学科的教材整合,更体现了数学学科的工具性,突出了新课标强调的‘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的数学教学追求。当然,学生在学习中也能更深刻地体会到数学学科的重要性。”詹艳平说。

詹艳平还讲述了自己在景弘听过的一节语文课,教师在教授《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时,并没有局限于字词大意、诗歌背景分析等内容,而是借着“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诗,向学生介绍了湖南等地的名酒和中国的酒文化,包括饮酒的礼仪、各地习俗与历史渊源。在此基础上,与学生分享了“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何必曾相识”“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的交友观,旁征博引,一下子打开了学生的视野……在詹艳平看来,这样的解读没有将学生拘泥于送别的惆怅情感之中,而是“倡导学生用开放的心态去接受世界,引领学生的生活态度”。她认为,这就是教师将核心素养融入课堂教学的表现。

如今的景弘,不少教师都拥有这样的“大学科”意识。八年级生物教研组组长张义告诉记者,尽管生物学科的理科属性较强,但在备课教研过程中,生物教师不仅关注学科本身的知识点,更会拓展到相关人文知识。“比如,生物研究历史比较长远,关于科学发展史与科学家的故事有许多,我们在教教材的同时,还会挖掘更多背后的故事。”张义以“细菌”这一内容为例表示,生物教材上仅仅介绍了法国微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但教材没有写的是斯帕兰扎尼的实验过程。“教材用大量篇幅表达对巴斯德的敬仰,却忽略了另一个重要的人。事实上任何一项科学成就的取得,前面可能都有无数的铺垫与艰难的探索,我们要给学生讲述更完整的生物史——这是很好的育人素材。”张义说。

不仅是语文、生物学科,源于教材、超越教材的学科教学研究之风在景弘盛行,每个学科的教师都在探索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英语学科为了克服教学“碎片化”的弊端,探索了一套“情境化教学模式”。上课前教师会先预设一个“生活场”,然后引导学生一整节课在这个“场”的情境里学习、对话。历史学科初步实现了教材整合后的“同主题教学”,教师将三年的历史教科书内容分类整合,同一类课教师只就一个事件上示范课,其余同类型的内容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自学中掌握研究历史的方法,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真正成为可能。

与此同时,近几年景弘中学通过引入高效读写、思维导图、学习导图等工具,助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也支撑着核心素养教学转化行动研究的落地。

高效读写通过训练学生眼脑协调,让学生不仅阅读速度加快,而且理解力与专注力明显增强。不久前,记者在景弘中学的一节语文课上看到,学生阅读文本的速度平均达到千字每分钟,最快的学生每分钟能阅读1400字,而且在关于文本内容的随堂检测中,学生正确率达到80%以上。思维导图则更为常用,课程中心主任张艺告诉记者,学生通过使用思维导图整理知识结构、分享阅读心得、背诵课文、构思作文、总结解题方法,思维能力明显提高。比如语文中的现代文阅读,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将背景、环境、人物形象分条列出,往往从一个文本中可以提取出超量的信息。目前,这一工具不仅学生在用,教师备课也会经常用到。

“过去我们研究‘怎么学’,研究如何组织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这是当时历史环境下的必然选择;当课改进入核心素养时代,‘怎么学’与‘学什么’不可偏废,我们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詹艳平说,以知识和技能为终极目标的教学只是最浅层次的教学,教育的最终落脚点还在学科育人。

点亮每一盏微创新之灯

对15岁的景弘而言,突破自我并非易事。人人皆知,“课改是景弘永恒的命题作文”,只要找准了课改的方向,他们便义无反顾。但与此同时,课改永无止境,景弘也在不断寻求每一个创新的风口。

比如,他们一直在追求文化建设创新,让课改滋养在文化中。景弘中学62个教学班的教室外走廊上都挂着3块展板,分别是“师说板”“管学大黑板”“学堂文化板”,每块板上都写满了各种内容丰富的信息,走进教学楼,你会被各种黑板、白板包围,可谓景弘一大“特色”。

这些板块“各司其职”,“管学大黑板”用于学生自主书写知识点,重点知识、难点知识板书在人人都能看见的走廊里,任何人经过时都可以作答,顺便帮忙纠正一下错别字。“学堂文化板”上记录着班级共同推选的文化名人事迹,每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名人学堂”,如“胡适学堂”“润之学堂”“冰心学堂”激励着师生向他们学习。“师说板”则更为别出心裁,学生在左侧写下想对老师说的话,老师则在右侧给予回复,那里就是班级的“朋友圈”。

七年级1802班的全体学生就在“师说板”上给温老师写下了一封信,他们说“您的幽默给我们带来许多乐趣,我们十分喜欢您。但是我们的课代表很不给力,比如把控时间不到位,我们一定要改进……”温老师则在一侧回复:“这是我唯一受到夸奖的师说,万分感动!课代表非常给力,无须妄自菲薄,以后我们一起努力,打造生动的历史课堂。”

这样拉家常式的对话随处可见,大家可以在黑板上随意留言、“吐槽”。一句“哈哈”、一句“我们共同改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瞬间被拉近了,让人体会到师生之间暖心的氛围。

“课改往前走越到深处,更多需要依靠自下而上的微创新来推动。”张艺认同这样的说法,今年她就主导了学校教学节的创新设计,以往的教学节都是由学校课程中心提出主题,然后各个年级组织教师说课、赛课,进行教学比武,张艺表示,今年的教学节课程中心将只提思路,放大学科组的自主管理权,“让他们自己去发挥,如何在教学节上更精彩地展示自我”。在她看来,这是充分发挥教师能动性的一次微创新。

还有,关于教师培训方面,由于学校新教师日渐增多,教师对课改理解的程度差异越来越大,詹艳萍正在尝试采用分层培训的办法,让培训更有针对性。对40岁以上的骨干教师、26岁以下或是未在学校待满3年的新教师以及26-40岁的中青年教师,詹艳平都设计了一套系统的培训方案。

可以说,学校发展的每一个细节之中,都有景弘人创新的智慧融入其中。而一系列的微创新,把学校课改推向纵深,带来了学校质量的整体提升,受益最多的无疑是景弘的学子。

几年前,湖南科技大学学生王建特意在景弘中学“蹲点守候”近3个月,对景弘模式下成长的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最终写出自己的毕业论文《景弘模式对学生后续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他从学生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情况、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生活与健康、探究能力与艺术素养5个方面作出分析。数据显示,在景弘模式下成长的学生在团队精神、乐于分享、懂得宽容、勇于表达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

而从教学岗位转向管理岗位的韩立双感触或许更深,近年来由他负责的对外培训与扶植项目遍地开花,“景弘模式”已成为当地备受认可的一大品牌。在景弘的帮扶下,娄底市新化东方南北文武学校从难以招生、濒临倒闭,到今天发展到两个校区共5000名学生,势头迅猛,校长感慨地说,“在景弘的帮助下,我们终于像一所学校了”;溆浦县两所课改基地校在植入“景弘模式”后,成绩从镇上倒数提升到一二名,令当地老百姓刮目相看……

这就是今天的景弘。

时间是最伟大的书写者,总会忠实地记录下奋斗者的足迹。5年前,《青春景弘》写下了这样一段结束语:每一个景弘教师,都在努力成为课改的执行者和创新者,为真正实现“景弘梦”而努力奋斗!5年后,这段结束语同样适用于今天的景弘——它已变得更加稳重、成熟,但依然青春——与5年前一样,这所学校全体教师的平均年龄仍然不到30岁,景弘的青春传奇,正在并将继续由他们书写。

(关于景弘中学课改成果的最新解读,敬请关注本期《课改研究周刊》7版“读校系列”之一)

《中国教师报》2018年11月14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