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能力诊断评价和教学改进系统——九学科协同研究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8-11-06 10:00:1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段留芳

一、成果内容serve奖的联系

1.价值理念(V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要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国内近十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过学科课程标准和中高考考试大纲等重要文件提出了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学科能力的要求。而国际上,美国自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提高学生基本读写能力和科学素养的重要文件之后,近十年来更多地聚焦在学科核心概念发展、核心学科能力表现的标准和评价方面;国际数学与科学教育成就趋势调查(TIMSS)、国际学生能力评估项目(PISA)等大型国际测评也都对包括数学、英语和科学等核心学科领域的能力表现提出了系统的标准和要求。

学科教育是实现上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学科教育的核心宗旨是“立德树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目标体系中提出人文底蕴、科学素养、学会学习、理性思维、实践创新等都需要在学科教育中落实。长期以来,一方面学术界比较强调学生发展,但是到底应该发展学生什么?经常与学科课程教学体系相脱节。所以无法真正转化为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学科课程及教学实践。另一方面实践界早期比较依赖具体学科知识技能的传授,后来虽然强调培养能力,但缺少对学科能力的系统深入认识。再者,学科学业水平的考试评价近年来十分重视能力立意,但是始终缺少对学科能力的构成及其表现的系统刻画。因此,针对学生的学科能力及其表现进行系统研究有助于将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核心的教育理念落实到具体课程、教学和考试评价实践中。

当前,立德树人及核心素养导向的基础教育改革实践,需明确各学科学习对学生能力和素养发展的贡献,厘清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能力的构成及其表现标准;需诊断评价学生学科能力的表现水平及其发展现状、探索如何评价学生学科能力表现的方法和策略;需解决如何实现核心素养和学科能力培养在学校和课堂中的“落地”问题。这对学科能力及素养的研究实践提出了挑战:需要使学科能力可界定、可测评、可调控、可培养。

2.解决方案(S

本成果随着研究实践的不断深入,依次解决了下列关键问题。

问题1: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能力的内涵实质及构成系统是什么?核心素养和学科能力与学科知识内容之间是什么关系?通过各学科的学习对学生核心素养和学科能力的发展目标和表现指标是什么?

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是:

①建立学科能力构成及其表现的理论模型。以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的学科能力活动为切入点,以学科认识方式为核心,建立知识经验与核心素养学科能力及其表现的实质性联系;构建核心素养学科能力构成及表现的多维整合模型。

建立基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的3×3学科能力要素模型,构建学科能力表现指标体系。深入分析各学科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能力活动的特质和要素,综合归纳国内外课程标准、重要考试评价中的能力要素,抽提概括出各学科的学科能力3×3要素模型,即学科能力活动表现框架。不同学科领域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活动既具有共通性要素也具有各学科的特质要素,反映各学科对于学生学科能力发展的共同要求和独特贡献。

问题2:学生学科能力和素养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突出问题?如何科学精准地诊断和评价学生能力和素养的表现及发展水平?

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是:

研发高质量的学科能力表现测评工具。利用学科能力素养多维模型,制定各学科的核心素养能力表现指标体系。依据国际上先进的测评工具研发程序,基于Rasch测量理论进行工具质量评估和多轮次修订。

建立九个学科的学科能力表现水平模型,研究学生学科能力表现的水平变量和重要影响因素。依据测评大数据,参照PISA等国际大型测评水平等级划分方法,建立九个学科的学科能力表现水平模型,诊断学生学科能力发展现状。

基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能力活动表现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诊断评价,建立一整套诊断评价的策略和方法。以学科核心主题为单位,按照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3×3 学科能力要素进行命题规划,兼顾核心知识内容,选取不同陌生度、间接度和综合复杂度的问题情境。对每个测试点进行多维编码,将知识内容、活动经验、认识方式和学科能力指标紧密关联,配合采取开放性试题、多级评分等策略。

问题3:如何实现核心素养和学科能力培养在学校和课堂中的落地问题?如何将学科知识转化成能力和素养?如何促进教师从知识为本的教学转变成能力素养导向的教学?如何促进教师从教学观念到教学行为的转变?如何提高教学改进的实效性?

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和过程是:

协同区域和学校开展教学改进的研究实践。

建构从知识到能力和素养的学习进阶和教学转化模式。

基于主题教学打通知识到素养的通道

基于高端备课指导教师精准教学改进。

对学生核心素养学科能力进行教学前后的诊断评价,为教学改进及其效果评估提供依据和证据。

与一线教师合作研发覆盖九学科核心内容主题的核心素养和学科能力导向的高质量教学案例资源。

建设智慧学伴测试和资源平台,实现基于互联网+核心素养学科能力的实时动态及个性化的精准评价和优质教学资源供给,促进学校和区域教育质量均衡发展。

成果体现出“学科共通性与特征性融合”“知识、能力、素养相统一”“理论指导-问题导向-证据为基-精准教学”“评学教研一体化”“高校引领、多学科、跨区域、大学-区域-学校协同突出特点,努力实现核心素养学科能力研究的突破和创新性,致力于转变学科能力的研究理论与能力表现评价和能力培养的学科教学实践一直处于相脱节的状态,将理论和评价研究成果有效转化为教学改进实践成果。

3.标准规则(R

本成果基于学科能力活动的一般要素和各学科能力活动的特质,综合归纳国内外课程标准、考试评价中的能力要素,构建学科能力构成的多维整合模型提出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的3×3学科能力要素框架


基于上述理论模型,制定各学科核心素养学科能力表现指标体系。依据国际先进测评理论和方法,研发高质量学科能力表现测评工具。参照PISA等国际测评水平等级划分方法,基于大数据建立了学生学科能力表现的水平常模及影响因素模型,并诊断了学生现状,形成一整套诊断评价的策略和方法。


在理论和评价研究基础上,深入百余所学校开展教学改进实践。基于前测诊断明确教学改进重点,指导教师开展教学改进行动研究,进行学生访谈和后测评价作为评估教学改进效果的证据。建构从知识到能力和素养的学习进阶和教学转化模式,创建基于“高端备课”的教学改进方法程序,形成不同学科特色的能力素养教学理论和实践策略,研发约800课时素养导向的优质教学资源。

       

4.实践案例(E

本成果已应用于九个区域和学校的教学评价、学科教学改进、教研员和教师培养,取得显著效果。

1)广泛深入应用于区域和学校教学改进实践,促进学生和教师发展

在北京市朝阳、海淀、丰台、房山、石景山、通州、大兴区、山东省潍坊、青岛等地区百余所学校开展了约800课时教学改进实践,约35000名学生和500余名教师直接受益。


   有效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学科能力发展

基于能力素养,精准诊断学情,设计学生活动和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学习方式从知识记忆到深度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学生核心素养及高阶学科能力显著提升。


   转变教师教学理念和行为,深度促进教师发展

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从知识本位转变为能力素养导向,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再到学生的实际发展,从学科教学到学科育人;教学取向从碎片化、结论化到结构化、功能化,从习题训练到真实问题解决。应用过成果的很多教师都成长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促进校本和区域教研方式转型,提升学校和区域教学质量

成果是九大学科教育团队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下,协同运行管理,创建高校引领、多学科、多地区的大学-区域-学校-学科协同机制;持续开展高端备课,形成了理论指导、系统设计、基于证据和数据支持、行动研究、持续性改进的新型教研方式。

2)应用于区域和学校教学评价,有力推动区域学业质量评价导向和教师评价理念转变

成果应用于9个区域76所学校11万余名学生学科能力表现及发展水平现状的监测,为区域提供学生在九大学科的学科能力表现数据及学科、区域、学校报告。开展系列命题工作坊,指导区域期中期末考试命题26万人次参与线上线下形成性评价,诊断学生在现行课程教学条件下的学科能力表现水平及发展现状,明确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导教师开展基于高端备课的精准教学改进,评估教学效果。


3)服务于北京市互联网+”公共教育服务平台,助力区域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成果全面转化成互联网+“智慧学伴平台,助力北京市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以互联网+学科能力素养评学教一体化智慧学伴平台为载体,对67所中学开展了系列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测试和教师培训,深入课堂精准指导教师开展行动研究,实施精准教学改进,助力学生个性化学习,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水平,为区域教育综合改革提供重要支撑。


二、成果与教博会的故事

我们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育团队2015年参加了首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虽然首次参加教博会时仅以展区的形式展示了我们学科教育团队的系列成果。但是通过参加教博会给我们最大的收获是基于本次教博会展示,我们首次联合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9大学科团队系统整理和梳理了我们学科教育团队的系列成果: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研发与教材编制、学科能力和素养的评价及其教学改进体系、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高端备课”模式及其实践、新课程背景下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标准研制与课程、教材、教学方法研发、教师教育与培训优质教师教育网络课程资源体系、基于实践取向的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模式、ESP:基于“数码探”教学模式的科学教育行动计划、中小学科学实验活动及课程资源研发与孵化平台。

 

  

 

2015年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上,我们通过与会人员的交流,发现实际上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对成果“学科能力和素养的评价及其教学改进体系”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但是由于当时成果应用还在探索和初步应用阶段,并未形成系统的宣传材料,更多的是介绍我们的研究理论和程序。为此,我们经过2年应用实践的丰富,2017年我们聚焦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能力诊断评价和教学改进系统——九学科协同研究与实践”再次参加了第三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我们希望通过本次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能够向与会代表展示我们自2011年来的研究成果和应用实践。

第三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为我们提供了展区、工作坊、特别活动和论坛等多种途径让我们充分展示我们的成果。

2017820日上午,我们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育团队研发的 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能力诊断评价和教学改进系统——九学科协同研究与实践 成果作为本届教博会十大SERVE奖成果之一在第三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开幕式上首次亮相展示。大会通过视频的形式分享了成果内容,北京师范大学陈丽副校长作为成果推荐专家宣传推荐词,成果主要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育团队王磊教授发表感言。在回顾成果研发历程后,对所有专家、老师、研究助理所付出的努力表达感谢之情后,表示:这是一项直面学校教育改革主战场的研究成果;这是一个将学校课堂作为研究场域的真研究;这是一项多学科、跨区域、大学-区域-学校协调创新的研究;这是一项拥有自主创新理论和丰富,基于学生能力素养发展效果实证的,设计研究和行动研究相融合的学科教育改革研究;这是一项只有开始没有结束的研究。


2017820日下午,成果在第三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特别活动上进行精彩展出。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育团队化学学科首席专家、全国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中小学学科能力表现研究”项目负责人王磊教授整体介绍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能力构成及其表现的理论研究、评价研究和教学改进研究。在成果的整体介绍后,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育团队英语学科首席专家王蔷教授、物理学科首席专家郭玉英教授,以及北京市房山区实验中学王瑜老师、北京丰台二中王锕老师分别以英语、物理学科为例分享了“构建学科能力指标体系,扎根课堂改进教学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基于核心素养学习进阶的教学改进研究”案例,以及教师、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改变。以四位专家和教师的实践案例分享为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育团队语文学科首席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郑国民教授阐述了“多学科、跨地区、大学-区域-学校的协同研究和实践创新机制(U-D-S成果,以及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能力诊断评价及教学改进系统的实践应用模式。最后,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教授介绍了“互联网+学科教育评学教一体化智能服务平台”——智慧学伴。

 

2017821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育团队基于此成果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二层演讲厅成功举办首届师学科教育创新发展”论坛。此次论坛,邀请多位教育学、心理学资深教授,教育部、省市教委、区域教研领导,共同商议并谋划学科教育发展方向和未来蓝图。比如,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中国心理学会原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先生,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钟秉林先生,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黄伟先生,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光巨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总编李艳辉女士;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宋树杰副院长,河南省教研室杨伟东副主任,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罗滨校长,北京市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郭冬红校长,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主任李万峰老师,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曾拥军主任、北京市朝阳区教研中心兰俊耀副主任,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周玉华院长,山东省昌乐一中王发国校长,青岛市第39中学白刚勋校长。此外,北京师范大学校内多位学者和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育团队老师和其他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科教育教师,以及参加第三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的老师。比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报》主编石中英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辛涛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大学学科教育团队各学科教育方向的首席专家有数学教育学科首席专家曹一鸣教授,英语学科首席专家王蔷教授,物理学科首席专家郭玉英教授,化学学科首席专家王磊教授,地理学科首席专家王民教授,历史学科首席专家郑林教授,信息技术教育学科首席专家黄荣怀教授、政治学科首席专家李晓东副教授,艺术教育专家肖向荣教授。



在简短的嘉宾介绍后,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光巨教授向诸位嘉宾和领导简要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基本情况,对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育团队在服务基础教育教育方面做出的突出重要贡献给予充分肯定,希望团队学科教育团队教师进一步发挥协调创新机制,紧随时代发展步伐,越来越好。


简单的开幕式后,诸位嘉宾与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育团队成员共同合影留念,记录下这一重要时刻。


随后,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育团队语文学科首席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郑国民教授作为学科教育团队主要负责人介绍了学科教育团队承担的“课程标准研制与教材编写”“学科教师培养与培训”“学生学科能力素养发展研究”等工作,以及学科教育团队的教师队伍和运行机制。

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育团队化学学科首席专家、全国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中小学学科能力表现研究”项目负责人王磊教授从项目简介、理论研究、评价研究和教学改进研究等方面分享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能力研究成果”,向与会专家和领导汇报了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育团队近期的主要工作。

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育团队青年学者代表魏锐副教授围绕“学科教育体系建设”“重点建设任务”“机制建设与创新”汇报了学科教育在“双一流”学科建设中的规划与创新发展,努力做感动自己的学科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总编李艳辉女士作为出版方代表简要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育团队历经6年的原创成果《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能力研究》系列丛书。

在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育团队教师简要的情况汇报、工作汇报、未来发展规划汇报和成果发布后,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前会长顾明远先生从学科教育的创建和发展历史出发,分享了学科教育团队由小到大、从无到有的见证,并结合学科教育发展现状和世界未来教育发展,希望学科教育团队能够继续围绕“立德树人”的核心任务和挑战,为祖国培养更多有理想信念、高尚思想品德的未来人才,预祝学科教学取得更大的成绩。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钟秉林先生以“主动应对教育改革发展新挑战”为题,指出学科教育在国家基础教育改革进程中应该承担的任务和挑战,比如,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带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评价制度”“教学管理体制”“教师队伍”“教育思想观念”等挑战;基于互联网教学产生教学观念、学习过程、教师职业生涯、教学方式和课堂教学模式、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挑战;STEAM教育在其理念、意义、特征、实践路径等方面对现有教育教学提出的挑战。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黄伟先生从“教师教育改革与学科教育创新发展”角度介绍了目前教育部关于教师教育方面的改革工作,比如,牢牢确立师德教育的首要位置;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促进教育公平;力推教师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建设高水平的教师教育体系。希望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育团队成为全国师范院校、师范专业、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队伍的龙头,带动全国师范院校、师范专业建设,提升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希望全社会能够为北京师范大学在服务基础教育的责任担当,提升教师能力素质方面的工作来点赞。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教授围绕“教育学科的价值”“教师的全专业属性”“教师的学科专业属性”等视角,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育团队在“双一流”教育学科建设中的角色和重要作用。


聚焦未来教育发展、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教师教育改革、“双一流”教育学科建设等关键词的专家分享后,与会嘉宾继续讨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山东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教育学科发展”“国内外学业质量评价改革”“互联网+大数据”“U-D-S协同创新机制与学科教育创新发展。

中国心理学会前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先生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发历程为出发点,介绍了核心素养研发的目的、培养方式,以及核心素养对学科教育发展的挑战,希望学科教育团队师生能够转变思想观念,转变研究方法,培养更多、更杰出的“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人才。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宋树杰副院长在介绍山东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情况后,阐述了山东省在学科教育创新中的探索,山东省教育厅将继续以北京师范大学与昌乐一中的合作模式为基础,从全省17个地区任选51所学校,参与到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项目中,通过高校教研机构和高中联合,推进优质学校发展,带动普通学校创新发展,探索学校发展的科学运行机制,总结提升办学经验,共享并推广学校的研究成果,形成教育创新的集群和辐射效应,带动更多学校共同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原部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学报》主编石中英教授从教育学科发展的哲学视角,分析了“学科”“学科教育”的含义,分享了对“学科教育研究视野”的思考,并提出了学科教育未来发展应该慎重思考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辛涛教授围绕“国内外学业质量评价改革”论述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水平考试的关键问题,如,国际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与特点,将学业水平考试纳入中高考的学理问题,学业水平考试的依据——基于学业质量/课程标准,学业水平考试等级赋分依据与使用。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教授从教育大数据的意义和价值出发介绍了“大数据时代的学科教育发展”,即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与学科教育团队合作、基于学科能力理论和评价工作研发的智慧学会平台,依托北京市教委的支持在北京市通州区全面推进“互联网+”背景下的综合改革案例。


最后,北京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罗滨校长以“促进学科教育发展的U-D-S 协同创新机制”为题,介绍了海淀区与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育团队开展U-D-S协调创新机制合作的背景、不同机构的作用及其转变、合作模式和机制、效果等内容。


同时,在持续两天的展区和工作坊活动中,我们展区的与会代表也是络绎不绝,与会代表对我们的成果表示了肯定,也和我们探讨如何将我们的成果应用到日常的教学中以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并且在工作坊中体验了“智慧学伴”平台,有很多与会代表咨询如何开展进一步合作。


通过在第三届教博会上的多方宣传,本成果最终获得了自全国各地参会人员一致好评,参会人员SERVE奖十大成果认同率排名榜首。

同时,本成果也获得了与会专家的肯定,专家代表们既肯定了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育团队近年来协调创新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也对学科教育专业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指明了方向,期待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育团队创新成果能够广泛应用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进程中,做好中国学科教育的排头兵,争创世界学科教育的领头羊。我们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育团队将和各位教育同仁一道协调创新,砥砺前行!

通过参与本次教博会,我们不仅欣喜于与会专家和代表我们成果的认可和支持,同时我们也被教博会的磅礴规模所震撼,被百花齐放的成果所吸引,被教博会组织方的辛勤付出所感动。

三、成果研发经历

2011年至今,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能力研究实践经历如下重要过程:


立德树人及核心素养导向的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亟需突破和解决以下关键问题:

明确各学科学习对学生核心素养学科能力发展的贡献,打通学科知识内容与能力素养发展的实质性关系,实现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学科能力的贯通关联;

诊断评价学生核心素养学科能力表现的水平现状、探索评价学生核心素养学科能力表现的有效方法和策略,提高评价的科学精准性;

解决如何实现核心素养学科能力培养在学校和课堂中落地的问题,实现评学教研一体化,促进区域教育质量均衡发展。

阶段一:理论研究(2011-2013

基于学科能力活动的一般要素和各学科能力活动的特质,综合归纳国内外课程标准、考试评价中的能力要素,构建学科能力构成的多维整合模型提出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的3×3学科能力要素框架

阶段二:评价研究(2013-2014

基于上述理论模型,制定各学科核心素养学科能力表现指标体系。依据国际先进测评理论和方法,研发高质量学科能力表现测评工具。参照PISA等国际测评水平等级划分方法,基于大数据建立了学生学科能力表现的水平常模及影响因素模型,并诊断了学生现状,形成一整套诊断评价的策略和方法。

阶段三:教学改进实践研究(2014-2016

在理论和评价研究基础上,深入百余所学校开展教学改进实践。基于前测诊断明确教学改进重点,指导教师开展教学改进行动研究,进行学生访谈和后测评价作为评估教学改进效果的证据。建构从知识到能力和素养的学习进阶和教学转化模式,创建基于高端备课的教学改进方法程序,形成不同学科特色的能力素养教学理论和实践策略,研发约800课时素养导向的优质教学资源。

    阶段四:评学教研一体化的互联网平台建设(2016-至今)

依托北京市教委和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将成果进行互联网+”集成化升级,建设智慧学伴平台,研发九学科初高中核心素养学科能力表现指标体系,开发学期/学年测评工具92套和形成性测评工具950套,能力素养导向的微课资源6127个,并在多地区全面应用。

学科能力及核心素养的理论、评价和实践是非常复杂的,需要不断深入研究,持续探索。从2017年开始,我们进一步开展与项目教学、主题教学、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形式和教育技术深度整合的应用实践,努力探索实现素养融合、学科综合的评价研究和教学改革创新。

四、在服务学校的工作遇到的故事

       在北京市朝阳、海淀、丰台、房山、石景山、通州、大兴区、山东省潍坊、青岛等地区百余所学校开展了约800课时教学改进实践,约35000名学生和500余名教师直接受益。

     成果在多年的应用实践中,形成了基于高端备课的主题整体教学改进的方法和程序。


基于此程序和方法,结合应用实践学校的特色开展活动。我们以山东省青岛三十九中学化学组合作为例,展示成果应用案例:专家高端引领,项目式教学助推山东省青岛三十九中学化学教师专业发展。

下面是我们就其中一个课题“基于项目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揭秘‘84’消毒液”展开的一个学期活动,并简述了各个活动开展的意义和价值。

1.教学设计准备

在教师教学设计前,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学科核心素养、项目式教学等的专家报告以及成果应用实践的学期或年度总结交流会,并让青岛市三十九中学观摩和参与已有成果应用实践学校的教学改进活动开展。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提升教师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项目式教学的认识,体会如何基于素养和能力设计和开展教学,并明确本学期/年度的相关的活动安排。具体操作如下:

Ø  20177月,邀请青岛市三十九中学聆听专家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解读、项目式教学的报告,并布置第一阶段课题。加深化学组教师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和项目式教学的深层次认识,并初步规划本年度的教学改进研究课题的相关活动安排。

Ø  20177月,邀请青岛市三十九中学化学组教师参加由北师大教授举行的鲁科版化学新教材培训。基于已设计好的化学微项目向教师展示如何进行项目驱动性问题的设计、问题的拆解、项目活动的开展与组织等。

Ø  20179月,邀请青岛市三十九中学化学组教师赴北京参加“高端备课”项目总结及新学期项目启动会(即学期或年度举办的教学改进应用成果的总结会)。促使教师了解成果应用的开展流程,更重要的是让教师能够看到丰富多彩的成果应用案例,明确各核心内容主题的教学关键问题、教学关键点、教学策略等。

Ø  201710月,邀请青岛市三十九中学化学组教师赴昌乐一中观摩了电化学的新授课,并参与了消毒剂的应用的高端备课研讨。促使教师进一步明确模型对教学的功能价值,同时为教师对问题拆解提供新的视角,认识到项目教学的关键是对驱动性问题的拆解。


2.教学设计研讨

专家团队与青岛市三十九中学聚焦“基于项目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揭秘‘84’消毒液 主题进行备课研讨。基于学生测试、教学诊断、已有研究(与教学设计核心问题有关的文献、教学案例)等,整体规划主题-单元-课时教学目标,从学科本体分析、课程教材定位、学生学习发展空间分析、教学理念和取向的确认、教学基本教学情景素材和活动任务的选取等角度设计单元教学,确定教学思路和线索,基于学科能力要素设计丰富多样且有梯度的学习活动任务,根据能力水平和进阶合理选取和使用原型变式以及综合复杂陌生的任务情景素材。同时结合青岛市三十九中学的海洋教育设置和优化问题。具体操作如下:

201710月,进行高端备课,主题是“基于项目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揭秘‘84’消毒液单元复习课,试着结合学校的海洋教育设置问题。

201710月,通过网络视频的方式观摩了其他应用实践学校的成果案例——膨松剂微项目,开阔眼界,拓宽设计思路,为试讲奠定基础。

201710-11月,通过微信等方式沟通明确最终的教学设计。

         

3.试讲及反思改进

授课教师在正式讲课前要有1~2次试讲,专家走进课堂观察对教师的教学实施和教学行为,观察学生课堂中的学习行为及能力表现,试讲后主讲教师与专家研究小组共同进行课后反思,对部分学生进行深度访谈,进而讨论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及教学手段的改进,基于能力要素的高级思维内涵及素养要求精致课堂教学的问题线索、情景素材证据线索、学生活动任务线索。这一环节旨在引导教师学习如何进行教学实践诊断、反思和改进。具体操作如下:

201711月,基于项目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揭秘‘84’消毒液元复习课试讲,通过学生访谈了解学生的需求,项目式教学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并且通过和学生、教师的深度访谈,明确本次教学的改进建议,优化已有教学设计思路。

 


4)实施及访谈

专家团队核心成员观摩听课,合作学校对正式讲课进行双机位全程录像,研究人员记录教师教学及学生活动表现,观察教师教学实施和教学行为的转变,了解能力素养教学的关键特征和有效策略,对比学生课堂的学习行为及能力表现,对学生和授课教师进行深度访谈,集体交流评价教学的教学效果、成功策略和存留问题,提出今后的改进建议,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能力。这一环节旨在引导教师学习体验高质有效教学的成功感受,提升自己的积极教学效能感,学习如何进行学生访谈,并基于学生访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价。具体操作如下:

201712月,基于项目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揭秘‘84’消毒液单元复习课正式讲,李晓倩老师从为学校游泳池量身定制消毒工作方案为切入点,从认识消毒剂和正确使用消毒剂两个项目活动展开探究,每个环节让学生进行项目拆解,并设置问题驱动,运用化合价和物质类别角度全面分析预测物质性质,认识“84毒液并科学使用。

正式课堂实施后,授课教师需进行说课与反思,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设计,并促使总结自己在本次活动中的收获,明确其教学提升的转折点。同时,化学组的其他老师也就本次教学改进从教学设计的准备到最终的正式实施,谈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明确教学改进的关键问题。



5)测试及评价

根据教学意图和对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发展的预设,设计学习发展的前测和后测工具,在正式讲课的前后对学生实施前测和后测,并在正式讲课之后对学生进行集体访谈。这一环节旨在引导教师树立关注学生发展,以学评教的意识,学习如何获取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证据,并据此进行教学反思和评价的方法。

6)研究与总结

青岛三十九中化学组和专家团队成员共同进行教学总结和反思,撰写核心内容主题的教学问题诊断及解决策略的研究报告和教学反思论文,将教学案例整理为研究型说课,在不同层次的交流大会上进行展示交流、并发表相关研究成果。具体操作如下:

2018318日,参加第十五届高端备课项目总结暨新学期项目启动会,上午听专家专题讲座,下午进行说课比赛。

20185月,成果基于项目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揭秘‘84’消毒液在首届项目式教学/学习案例成果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在中国化学会第31届年会14分会分享交流。


       通过这一系列应用实践活动的开展,青岛市三十九中学化学组教师感受到了在专家引领下,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学科能力的课堂教学、项目式教学的认识不断深化。

同时,通过这种教学行动研究,不断思考:如何通过项目式教学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如何通过项目式教学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选取哪些核心知识内容?结合哪些真实情景素材?设置怎样的驱动性问题线索?如何用好课堂的生成资源?如何在项目式教学的实践中带动和促进整个化学组的教研发展?基于此次应用实践,化学组组长刘翠老师总结说,化学学科项目式教学就像剥洋葱,第一层洋葱皮是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第二层洋葱皮是把实际问题转化成化学问题,第三层洋葱皮是角度和思路的设计,第四层洋葱皮是诊断提高,真正理解了“项目式教学”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创新探索、教师关注生成的新型教学模式。


最后,通过三个阶段的应用实践活动的开展,促进化学组教研的转变,明确了如何进行项目化研究实践:初步设计,与专家交流反思改进设计进行第一次教学实践,与专家交流学生访谈反思改进设计及教学行为→进行第二次教学实践,与专家交流反思总结,形成小课题的结题报告。


化学组的项目式教学由原来只是课外小范围的研究性课题变为课内全体同学的项目式学习,与课标教材和教学打通,由被动的在专家指导下的项目式教学研究变为老师们可以自主的可迁移的微项目教学,让项目教学常态化。


文章来源:中国网

相关阅读

 
分享到:
 
中国网教育频道热线:010-88824912 商务合作:010-88824912 传真:010-88824989 合作QQ:3090653241 电子邮箱:edu@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中国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