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高校 >

北京林业大学雷光春教授获卢克▪霍夫曼湿地科学与保护奖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李云香 | 时间: 2018-10-24 | 责编: 曾瑞鑫

日前,湿地公约第13次缔约方大会颁奖仪式于10月21日在迪拜举行。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院长雷光春教授获得湿地国际(Wetland International)2018年度卢克▪霍夫曼湿地科学与保护奖。该奖是对获奖人在湿地保护与管理领域终生成就的认可,此次全球共有17名候选人,要求在科学研究、宣传教育和湿地管理等三个条件均有卓越表现。

评审委员会对雷光春教授的获奖评价是"雷博士取得了中国长江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卓越成效,在政策研究与湿地公约秘书处的工作中他表现了杰出的管理能力,这些成就使他有资格获得赫赫有名的卢克▪霍夫曼奖。同时,他也是一位致力于解决湿地管理领域挑战的优秀科学家。他所引领的"湿地使者"大学生活动,提高了年轻一代对湿地保护的认知。他是一位真正的湿地卫士。"

雷光春教授是国际湿地公约科技委员会专家、中国国家湿地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先后在北京大学、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湿地公约秘书处和北京林业大学工作。

多年来,针对长江中游生态区湿地生态系统、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与滨海湿地保护战略、中国湿地与气候变化战略、湿地保护地体系建设等国家、国际重大需求,雷光春教授携不同团队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科学研究,发表论文100余篇,引用率1536次,形成了多项重要成果,为相关国家与地方的政策制定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在湿地宣传教育方面,1999-2002年其在WWF开展了生命之河项目,并在2000年发起了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湿地使者",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在北京林业大学工作期间,他组织多次国内与东南亚国家湿地保护的培训班,并在担任中国教育部环境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期间,指导了系列大学生环境创新项目。

在湿地管理领域,雷光春教授在WWF开展了多项长江湿地恢复示范项目,包括发展替代经济、重建江湖联系等措施,促成了洞庭湖与周边6.5万公顷湿地的恢复。在湿地公约秘书处担任亚洲与大洋洲高级顾问期间,雷光春教授促成了更多的区域合作机制,如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伙伴。在中国,基于长江项目的成果,雷光春教授携团队推动了国家流域综合管理的政策发展。作为国合会(CCICED)生态系统综合管理课题组专家,雷教授负责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研究与国家政策建议。通过主持滨海蓝图项目,促成了中国滨海湿地保护战略的制定,为滨海湿地生态红线提供了科学建议。多年来,雷教授也推动、参与制定了国际重要湿地管理、监测等多项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