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中小学 >

尚和至美育桃李明理守义树英才 北京市丰台区和义学校办学实践研讨会成功举办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曾瑞鑫 | 时间: 2018-10-16 | 责编: 段留芳

10月16日,北京市丰台区和义学校办学实践研讨会成功举办。来自丰台区教工委、教委的领导,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以及北京市的200多位校长老师们,汇聚一堂,共同观摩、研讨了以“尚和至美育桃李,明理守义树英才”为主题的北京市丰台区和义学校的课堂教学和办学实践。


和义学校建校于1999年,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经过广泛的讨论与交流,该校以“和义”二字蕴含的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为基础,并把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最终凝练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师生和,义利同”。经过近20年的发展,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凝心聚力共建“和义文化”,培养全校师生“有规矩、有善意、有意识”。



本次活动由丰台区教工委、丰台区教委主办,北京市丰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市丰台区和义学校、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承办。


切实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北京市丰台区教工委书记薛红在致辞中强调,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站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作出重大部署,集中阐述了“九个坚持”,明确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突出教育的主责主业,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她说,  “和义”不仅是学校的校名,更是全体师生所秉持的文化,是学校最靓丽的一张名片。“师生和,义利同”,意味着和  义学校  师生的关系是和谐的,利益是一致的。在和谐的师生关系、学校氛围中,学校为师生的发展搭建平台创  设机会,教师为学生的发展尽心尽力永不言弃,学生努力上进,获得全面健康发展;在此过程中,教师获得专业发展享受职业幸福,学校也获得稳定持续发展。和  义学校  已形成的“有规矩、有善意、有意识”三个特色,课程、课堂、活动全方位育人的生动实践,切实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体现了学校的价值引领和使命作为。

和义文化  :  师生和  、  义利同

在“和  义故事  讲述”环节,和  义学校  的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和学生代表分别从4个不同的角度诠释了“和义文化”的精神内涵。

和义学校校长王海燕作了主题报告,向来宾介绍了学校特色办学情况。她说,和义学校的育人目标是培养“尚和至美、明理守义”的和义少年。“尚和”是要求学生在与自然、他人、自己的相处中,和谐、平和;“至美”融合了学校对于学生艺术、体育教育的重视,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明理”表达了对知识、真理的追求;“守义”从行为、道德层面对学生提出了要求。“尚和至美,明理守义”的育人目标,既包含了对学生徳、智、体、美、劳全方面的培养,同时根植于学校“和义文化”体系,凸显学校的特色,展示了学校深刻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和义学校对学生发展的不断追求和创新。

据王海燕介绍,学校  将  “  和义文化  ”  诠释为  “  师生和  ,  义利同  ”  ,但  每一个人  的  天赋  秉性不  同  ,  每一个  学生的特点特长不同,  在  发展  进步  的过程中,所走的路径、  速度  的快慢也各不相同  ,所以,学校  文化中  的“  和  ”还  体现在从领导到全体师生  都  能够承认差异、包容差异、尊重差异。  “  和义文化  ”  下的和谐校园,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享受成功的喜悦。

和义学校  :  一所有情有义有担当的和谐学校

诸多专家在点评时肯定了和义学校的办学思路和办学实践。

北京中学校长夏青峰  用“舒畅”二字表达了内心的感受,他指出,学校巧妙地将校名转化成文化理念,在“和”的基础上有“义”,在“义”的基础上达到美的状态。在和  义学校  ,他看到了学生内心  的舒展、教师之间的信任、  家长发自肺腑的幸福。学校特别注重体育教育,除了屡获奖项的曲棍球外,还开设了多元的体育项目和全员参与的素质操,让学生尽情享受体育之美,全面发展。

北京市京源学校校长白宏宽从  高铁“霸座”、社会“巨婴”等社会行为引发  的热议引入  ,引导大家反思“教育要在学生心中种下什么种子”。和  义学校  追求“每天进步一点点”,充分体现了学校对教育工作的深刻理解,以及管理者的恒心、耐心和信心。  积跬步,至千里。  教育是日积月累的过程,  用  持之以恒的信念对待教育,  以学校的全面发展来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和  义学校  的实践值得学习。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赵德成  提出,学校要把发展愿景、育人目标与课程设置进行一体化思考,和  义学校  构建的  “和  义教育  课程体系”与育人目  标系统  结合,具有创新性和引领性。  他  还建议学校进行再思考再调整  再统筹,促进学校  持续发展。

首都师范大学  管理学院副院长、  博士生导师傅树京  认为,  和  义学校  的办学实践与她一直倡导  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相当吻合,  即“教育=  美好的希望”,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价值感;“管理=成功地实现”,让已有的价值感得以成功地实现。师生的“积极组织行为”透出了乐观、幸福、积极和坚韧,让她从中看到了一所有情有义有担当的学校。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国际比较与对外交流部  主任  、  研  学旅行研究所所长王晓燕  在讲话中强调,  丰台区  和  义学校  基于地域特色的办学实践,或可成为一个  地区办学实践的参照或样板。办学实践无止境,  中国未来的学校不仅要  克服自身实践不足的短板,更要迎接信息化背景下的诸多挑战。基础教育是“打底”教育,也是“铸魂”教育,宜包容不宜窄化,尤其在向全球化、信息化和终身学习社会迈进的今天,基础教育的范围更不可窄化,应立足于大教育观。从长远看,只有全社会形成合力,贯通校内和校外的时空资源,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对接融合、协同育人,教育文化的铸  魂作用  才能得到更充分、更全面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