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高校 >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按首善标准建世界一流高职学院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段留芳 | 时间: 2018-09-30 | 责编: 曾瑞鑫

今年九月,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校园里又多了十几名留学生。他们是来自芬兰赫尔辛基职业学院的学生,不远万里来进行交流学习。在《变速器的拆装》理实一体的双语课上,中芬两国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

德国、法国、新西兰、美国、新加坡、芬兰……纵横不同大洲,连接各个国家,今年60岁的电科院的"国际朋友圈"越来越大,带来了全球化的视野和广阔的合作机遇。这也是该校按照首善标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职学院的标志之一。

学校不断完善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拓展国际化办学形式与路径,扩大国际合作的规模和层次。建成"中德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中英汽车行业职业资格认证中心"等7个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引进13个国际职业资格标准;接待26个国家和地区94个团组1000多人次来访;派出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赴国(境)外培训访学研修170人次,选派268名学生赴国(境)外学习和实习实训;贯通培养外培项目与德国、法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进行了实质性对接合作。学校对外开放办学的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明显提升。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始建于1958年,是北京市属、国家首批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职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全国职教先进单位、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学校率先启动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改革试验,是首都职业教育的排头兵。

从2006年开始,电科院率先与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奔驰班",随后又率先发起成立"戴姆勒中国汽车学院",通过国际化校企合作,共同打造课程体系和评价标准,并向全国职业院校推广。2016年,戴姆勒中国职业教育十周年庆典上,该校被戴姆勒集团授予"十年合作奖。"

据介绍,从第一个"奔驰班"组建至今,陆续涌现了巩森(2016年北汽集团首席技师,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首席技师)、梁康(2014年最美汽车人)、许营超(2011年ST系统技师)等众多优秀毕业生。

多年来,学校坚持"人才培养高端化、校企合作品牌化、教育标准国际化"的"三化"战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学协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新模式、新方法,全面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学校完成"国家级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任务,搭建了多种形式的"政校企行"合作平台;持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北京唯一的火箭军和国防动员部直属队定向培养直招士官院校;作为承担北京市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改革试验任务最重的院校,大胆尝试,积极探索,贯通培养新模式新路径基本形成,示范引领效应充分显现。

今年5月15日,798艺术区设计广场,电科院2018届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作品惊艳亮相中国国际大学生服装周T台。作品展以"留白"为主题,年轻一代敢想敢做的精神得到充分彰显。他们的或实用、或夸张、或浪漫的作品,让观众们眼前一亮,让业界倍感欣喜。

依托首都设计文化资源,走民族文化与专业建设融合之路,搭建民族文化传播、传承、转化、开发等多元平台,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发展路径清晰、成果丰硕、特色鲜明。2015-2018年,电科院学生作品连续4届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专场作品发布,共有160多名毕业生的近400套服装设计作品亮相大学生时装周,学校4次荣膺时装周组委会颁发的"人才培养成果奖"。

围绕产业设置专业,专业对接产业,学校不断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建立面向首都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四大专业体系,逐步建立和优化机电类、汽车类、电信类、生物类、经管类、艺术类六大专业群44个专业。

近年来,学校新开设适应首都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新专业7个,新建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新增国家级精品共享资源课程4门;获得国家级和市级教育教学成果奖11项;获批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项,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牵头两个资源库建设的高职院校。

去年8月,在金砖五国技能竞赛上,电科院师生与全国68所高校、73支国内队伍以及来自南非、俄罗斯等金砖国家的17个国外队同场竞技,围绕"智能制造生产线运营与维护""3D打印造型技术"两个赛项,通过实操和答辩环节,展开了精彩角逐。电科院代表队凭借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现场发挥,取得了产品创意一等奖、3D造型技术国际友谊赛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在国际赛场上展现了电科学子、未来工匠的风采。

学校以职业技能大赛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抓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校级、市级、国家级,三级技能竞赛体系强化能力梯次递进,源源不断培养工匠人才,建校以来已累计有10万余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走出校门,立足岗位,技能报国。据不完全统计,现已涌现出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获得者5人、北京市劳动模范14人,学校被称为"工匠摇篮""工程师摇篮"。

2009年,还在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后的李晔接触了不少企业的研究性课题,这触发了她将理论和应用紧密联系的兴趣。从那时起,李晔就立志要做一名高校人民教师。2011年,李晔背起行囊,正式来到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踏上三尺讲台。

在电科院,像李晔这样拥有高学历的年轻教师还有很多。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国家级教学团队、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学术创新团队和专业创新团队8个;全国优秀教师5人,北京市优秀教师21人,北京高校学术创新人才、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职教名师16人,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学校不遗余力引进人才,千方百计培养人才,始终保持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

既是老师,又是技师,既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专业实践,电科院的"双师型"团队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以赛促学,成果显著:2016年在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获得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位居全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