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滚动新闻 >

北京市教委《关于依托社会大课堂完善中小学生 实践育人体系的指导意见》文件解读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段留芳 | 时间: 2018-09-29 | 责编: 段留芳

  北京市教委一直高度重视实践育人工作,2008年在全国率先推动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建设,2012年启动实施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2014年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以来,陆续推出了系列学生实践活动,在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随着改革深入,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实践活动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近日,市委教工委、市教委、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联合印发《关于依托社会大课堂完善中小学生实践育人体系的指导意见》(京教基一〔2018〕8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一、文件制定的背景

  一是问题倒逼。目前,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的学生实践活动主要有九项。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活动任务多、管理部门多、电子平台多、经费项目多等问题,学生实践活动目标、内容整体规划不够,组织管理中缺乏统筹协调,亟需进行整体规划与整合规范。

  二是改革要求。完善实践育人体系是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是推动首都基础教育转变育人方式,推动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

  三是民生导向。完善实践育人体系是人民对办更好教育的新期待,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新需求,也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新要求。

  二、《指导意见》主要内容

  文件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总体思路,提出整合工作的指导思想,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对人才培养和教育服务支撑作用的新要求,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功能,着力改进育人方式,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

  基本原则是坚持育人为本、坚持尊重规律、坚持统筹协调、坚持多元开放。

  工作目标是“健全完善中小学生广泛参与,目标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管理规范、责任落实、保障有力的中小学实践育人体系。”

  第二部分是统筹学生实践活动目标内容,明确了学生实践活动总体育人目标是,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合学段特点,对总体目标进行有效分解,明确小学阶段要强调积极的实践体验,初中阶段重在培养尊重实践的态度,高中阶段着重培养社会责任感,培育爱国情怀。同时对实践活动的内容进行了整合,明确了各学段任务安排。

  第三部分是完善学生实践活动保障机制,从政策导向、资源平台、师资队伍及经费保障等方面强化机制建设。

  第四部分是明确学生实践活动工作要求,从提高思想认识,完善管理体系,落实安全责任,倾斜农村教育,鼓励形成特色,加强宣传引导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

  《指导意见》着重实现以下五方面的整合,一是目标和内容的整合,系统设计各学段及校内外实践活动;二是组织管理功能的整合,加强多部门统筹协调机制建设;三是资源和平台的整合,搭建统一的资源管理平台和活动管理平台;四是保障经费的整合,整合各项实践活动专项经费,纳入学校公用经费定额;五是学生保险的整合,学生参与各项实践活动不再单独购买保险,全部纳入校方责任险和附加无过失责任保险范围。

  为落实整合任务,《指导意见》形成了“1123”实践活动体系,即“一个平台”,以社会大课堂资源平台统筹各类学生实践活动资源单位,对资源单位进行分类管理,完善准入、管理、考核标准。开发统一的资源管理平台和学生实践活动服务记录平台。

  “一项经费”,整合各项实践活动市级专项经费,纳入学校公用经费定额,市级经费以生均的形式下达区财政,由各区结合实际统筹使用。建立市、区分担机制,区级财政应安排配套资金,确保学校完成各项实践活动任务。

  “两类活动”,将现有各项实践活动整合为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和课后服务两类实践活动。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主要依托社会大课堂资源开展,包括综合素质提升工程、“四个一”活动、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学工学农活动、郊区学生游学、志愿服务、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以及研学旅行活动。课后服务是学校为帮助家长解决放学后接管学生的困难,主要利用校内场地、设施条件开展的实践活动,包括学校组织开展的课外活动和课后托管服务。

  “三级管理”,强化市、区、校三级组织管理责任,市级重在宏观管理,各区全面统筹协调本区域的学生实践活动,学校具体实施,有序安排并确保完成各项学生实践活动任务。

  三、《指导意见》的主要特点

  一是导向性。坚持育人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通过完善实践育人体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实践活动中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是整体性。将分散的、独立开展的实践活动进行有机整合,进行整体统筹、整体规划、整体设计、整体安排,以发挥实践活动整体育人功能。

  三是系统性。强调学段有机衔接,既有总体的目标和内容安排,也分学段对目标和活动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增强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连贯性。

  四是协同性。强调系统内外各单位、系统内各部门、市区校各层级的协同配合,“一张图纸”施工,落实责任,分工合作,形成工作合力。

  五是规范性。加强对学生实践活动组织实施以及整合工作重点环节的规范管理,进一步明确市区校三级职责,强调建立系列管理制度,规范组织工作流程,研究社会资源准入条件、落实安全责任等。

  这个文件的核心要义是“实践育人”,突出特点是“系统整合”,文件的出台是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在学生中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和奋斗精神的重要举措,为未来一段时间北京市强化实践育人导向,完善实践育人体系明确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