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权威政策 >

徐秉国:劳动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徐秉国 | 时间: 2018-09-21 | 责编: 吴雨航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的本质在于育人。“如何育人”和“育什么样的人以及为谁育人”始终是其两个重要方面。如果说前者强调的是手段的话,那么后者就决定了教育的价值属性和目的所在。总书记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

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其质的规定性。新中国成立以来,其要求大致经历了从“德智体”、“德智体美劳”、“德智体美”到总书记重新提出“德智体美劳”的深化过程。劳动教育的价值被正确估量,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历史唯物主义看,马克思主义特别重视劳动的价值,它使人猿揖别,人成之为人,而且在劳动中,人们之间结成了社会关系,组成社会,创造了物质和精神财富,“劳动是财富之父”。劳动教育是应当是思想教育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劳动教育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善。受传统观念影响,中国人的劳动观念带有偏差,集中表现在看轻或歧视体力劳动,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把劳动分为三六九等,讲究高低贵贱。要同这种传统的落后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劳动教育责任重大,要弘扬新时代的劳动观念。

劳动教育也是匡正教育时弊的需要。在竞争性选拔考试为唯一形式,在分数为唯一标准的情形下,教育落入了应试教育的窠臼,“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老师的法宝”,重智而轻德弃美厌劳,“单向度”而非全面发展往往成为常态,此弊务必匡正。所以总书记强调“德智体美劳”的高标准、全素质,“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

劳动教育,一则在观念的改善和提高,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到“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强调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凡是辛勤、诚实的劳动,哪怕最普通者的体力劳动,但凡有益于社会,有利于个人,应当得到崇尚、受到尊重。

二则在技能的改善与提高。今天是科技制胜的时代,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劳动更在于“智造”而非“制造”,因而,今天的劳动重在“创造性劳动”,劳动教育则更需要引导学生尚进尚新,以”有本领“的面貌实现自己的时代担当。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