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要闻 >

名校设“隔离墙”,岂能搞“一校两制”

来源: 新京报 | 作者: | 时间: 2018-08-26 | 责编: 王晓霞

名校设“隔离墙”,岂能搞“一校两制”?

■ 观察家

设隔离墙是对教育公平的羞辱。

据澎湃新闻报道,从今年9月1日开始,苏州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立新小学因校舍被腾退,800多名学生将被整体安排到附近的公办重点小学、百年名校勤惜小学。引发该校学生家长的不满。8月23日,勤惜小学校长及苏州市姑苏区文教委透露,虽然共用一个校园,但会用铁栅栏等加以“隔离”,对安置学生进行“单独管理”,并给予独立的教学和活动空间。

该事件甫一曝出,引发舆论热议。这里面有个问题需要厘清:如果按两所学校来理解设“隔离墙”的做法,也就是立新小学将校址迁往勤惜小学内并分别运作,此举并无不妥。但事实是,立新小学已经没了,800名学生经安置后成了勤惜小学的学生。

把一个完整的校园隔成两个“世界”,如此处理难免陷入公平悖论:那些家长和民众都会觉得不公,家长不满的是“将800名学生安置到公办名校”,突破一视同仁的“学区房”规则;民众不满的则是“一校两制”地设隔离墙,这会让那些随迁子女觉得比其他孩子“低人一等”。

在我看来,既然这些学生是被安置到该校,而不是按两所学校的建制办学,就不能和稀泥,必须拆掉那道“隔离墙”——这本就是对教育公平的羞辱。

从情绪上讲,部分学生家长的不满,并非完全不可理解:他们为遵从“按学区划分入学”的规则付出了成本——花高价买学区房。结果规则被“打破”,他们难免生出相对受损感。这类情形并不罕见。早前就有些公办学校的学生家长拉横幅,抗议所属学校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

问题是,公办学校也有安排随迁子女同城入学的责任和义务。有的学校为平息矛盾,采取了对随迁子女单独编班的方式。到头来,作为推进教育公平基本举措的随迁子女“同城入学”,遭到了“同校不同校园、同校园不同班”的软抵抗。这类做法屡遭曝光后,已大为减少。就目前看,凡是接收随迁子女的城市公办学校,基本上都做到了随迁子女同班求学。

说到底,公办学校安排随迁子女十分正常。只不过,考虑到当前义务教育资源不均衡导致的家长择校焦虑,涉事各方有必要公开、民主决策,就接收外来学生听取学生家长的意见,因为这涉及所有学生权利的重大办学调整,不能只是单方面决定安排方案。

该事件也给地方教育部门提出了“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的要求。这起事件的冲突点,也在于将随迁子女安置到事实上的“重点名校”,而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阶段本就不该有什么重点校(班)。

也只有推动公办义务教育资源趋于均衡,也为学区房热降温,政府部门在辖区内学校撤销或终止办学,继而对部分学生进行安置时,才不会有太大的分流安置障碍。那种不正常的“一校两制”局面才能消弭。

□熊丙奇(教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