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陈彬:游学是对孩子一生成长负责的事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赵诚竹 | 时间: 2018-08-24 | 责编: 段留芳


中国网8月24日讯 2018年8月23日上午,“心所向·行致远”国际研学旅行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本次论坛由中国网·研学主办,旨在搭建行业平台、整合行业资源,在国际研学、国际游学的细分领域上,表达观点、展示特色、研讨问题,推动行业健康发展,邀请多位行业大咖共话研学旅行发展,推进国际研学向规范化、体系化、合作化道路上迈进。 

新东方国际游学推广管理中心总裁助理陈彬

青少年认知世界的方式与大人不同,不是简单靠说教,而是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对孩子内心的触动,不仅会在孩子心中埋下一颗梦想的种子,更会让他们因这份梦想而充满激情、主动探索、努力奋斗,影响今后几十年的人生成长轨迹,一次游学,受益一生。新东方国际游学推广管理中心总裁助理陈彬在题为《从世界游学发展历程,看中国国际游学行业的未来演变》中,提出让孩子在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的阶段,参加国际游学的必要性。

过去13年,新东方国际游学核心教育价值观从未改变,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为国际研学旅行赋予的使命是,让孩子早日去了解世界,让孩子把世界带回中国。陈彬认为,新东方游学的愿景是整合全球优质教育及营地资源,通过体验式教育和行走中课堂的形式,服务于中国学生的国际化教育成长。

未来十年,国际研学市场将迎来非常大的发展,国际游学是孩子国际化教育的首个驿站,是家长给予孩子国际教育的刚性投资。研学绝对不是简单的一门生意,而是对孩子一生负责任的事情,现在参加游学的学生家长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细分化和专业化趋势,未来有使命与担当的游学机构才能赢得学生与家长的信赖口碑。

以下是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来宾、各位校长、各位同仁、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时间很紧张,我比时间还紧张。今天特别巧的是刚刚在会前跟王理事长交流了几句,我发现寥寥几句,王理事长就把这个产业说的特别清楚,新出的国际游学行业发展报告里面的内容,关于这部分不描述了,大家可以找国际游学总监王老师去索取一下那本书。

因为很多是从业者,今天特别感谢中国网的邀请,也特别开心跟从业者进行交流,国际游学行业市场很大,但是大家过的很苦,怎么把社会价值跟商业价值做有机结合。

在座很多应该都是为人父母,我们知道成长是孩子最大的一次性消费品,因为成长对于每个孩子只有一次,错过了就远远错过了。我们家长永远想给孩子最好的,但是我们的学校教育跟家庭教育可能比较雷同的部分比较多,近几年作为社会化教育,第三种教育国际游学越来越多走进这些家庭,我们讨论这些问题时候喜欢回到本原讨论,我们说国际游学是一个有旅游特色的教育产品,回到教育本身的话,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我们在想这个问题的时候有这样一个观点,就是教育专注的是长期行为改变,问题就来了。一个两到三周的游学产品是怎么能够做到长期行为改变,这很矛盾,短期的产品为什么会带来长期行为改变。小孩子认知跟我们大人不一样的,不是靠说教,靠体验式的方式,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时候,在这种感悟中,在这种行走中转变很多观点,这种观点很长久影响到孩子。所以这两周三周基于那350天跟340天不是一个加法,是一个乘法,用两三周时间把孩子很多信念,很多理想,很多价值观东西改变,后面300多天里面甚至更长时间发挥效果,这也是我们想去追求的目标。

今天其实我不想按照市场部做的原来定位标题进行阐述,业内人士比较多,分享一些相对而言很不同的东西,如果对于游学行业的理解,可以去新东方王老师那里要行业发展报告就好。

游学这个产品像金总说的,最早来自于史记,讲到游学博闻,过去学识很渊博的人往往是游历很多的人,中国古代很早就发现了。现在意义上国际游学其实是来自于西方的,我们更多去看看在我们欧美日韩这样的国家里面他们行业是怎么演变的,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一个很矛盾的事情出来了,总结过去跟预测未来是两件事情,总结过去是提炼那些不变的东西,而预测未来是找到那些变的东西。我们怎么能够把这两个东西结合在一起,在产业学上有一个叫区域经济时差理论,各个国家资源禀赋不一样,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造成人均GDP不同发展阶段,三千五千一万美金的时候,很多产业是相同的。比如我们现在所经历的就是欧美日韩在人均GDP一万美金左右的时候,哪些行业兴,哪行业衰都是有规律可寻的。

比如说中国是在2008年人均GDP到3000美金,美国、日本香港五六十年代已经经历了。发达国家的过去可能就是中国的现在,你带着发达国家二三十年的智慧重新去看,你知道哪个行业在什么阶段兴起,出现什么问题,有哪些路哪些坑可以避免。

同时中国又很有趣,中国发展很不平衡,东西部,二三线城市有办法,在这个阶段看欧美日韩人均GDP演变,可以看北上广深在这个阶段演变。但是现在意义上的国际游学在我们这些发达国家,英国、美国先开始的。先说英国,英国其实我们想到英国最多的就是关于精英教育,贵族文化,2016年10月的时候俞敏洪老师带着国际游学总裁刘老师去访问,当时采访了伊顿工学读书的中国女孩,在伊顿不是像我们想象贵族文化家长给孩子最好的,去让他享受最好的生活,过的非常苦的,每天五点起床,各种自律,甚至当钮扣掉了的时候自己缝,省出来的钱捐给其他人。英国我们讲泛留学概念1600年哲学家提出游学价值的理念,教育不仅仅是夹在书本里的谎言。1670年伟大的光光旅行概念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被正式提出,贵族王室上层阶级的子女才有资格出国游学。1965年游学成为英国学校课堂之外的大众化教育方式,我们当时去访问过英国一个营地,我们会发现英国很多学校把一周到两周时间专门纳入到课程一部分,做封闭式的研学。

同样欧洲,欧洲其实德国这个只有8200万人口的国家,诺贝尔获奖人数占了整个全球的一半。德国我们培养出了很多很厉害的哲学家,很多的音乐家,德国这个国家为什么很不一样,我们发现德国的时候,他的教育是孩子七岁之前不允许去学习超越他七岁以上的这些知识,因为在德国的话更看重孩子自主的能力,表示自己的能力,以及强烈渴望的能力。德国前首相科尔在小的时候是一个智商比同龄小伙伴差一些,他的家长不停鼓励他,不停支持他,最后变成一个伟大的人。同样就像北欧的芬兰,我们知道芬兰的基础教育是全球最好的,这样一个小的国家为什么基础教育会这么好?我们访谈的时候发现这个国家不会让每个孩子掉队,不会在学校里区分可能身体有一些不同的孩子,或者是智力上有一些不同的孩子,他们相信在二战的时候只有每个人都荣辱与共,接受相同教育这个国家才有希望。

1946年-1965年这些游学机构迎来创业高峰,各个历史、文化、艺术、体育、语言学习开始盛行。公立私立学校纷纷将夏令营纳入学校课程体系。美国的话也是,1861年营地教育跟户外教育在美国快速兴起,1910年夏令营协会成立,规范美国所有盈利教育,全美涌现出两万多家夏令营机构。现在美国每年有1400万学员参加夏令营和游学,美国祖孙三代去同一个营地,每个孩子在每年暑假去到一个营地里面。

研学旅行是参考日本修学旅行制定的,明治15年提出这样概念,1950年成立日本修学旅行协会,1958年修学旅行被正式纳入日本的学校教育体系。再看中国香港基台湾地区,1977年香港成立第一家海外研学机构,1980年在台湾义务教育中受到推崇,1990年之后为了更好的规范,两地教育部颁发一系列研学教育法规。

我们知道教育是无国界的,欧美发达国家里面有几百年的历史,这样的发展经历已经经历了历史跟实践的检验,被所有发达国家所充分认可,在中国情况是什么样的呢。在中国的话新东方算是比较早在国际游学领域有比较实践的,我们在2005年开始到现在14年,这个行业用户需求刚开始从弱刚需,到慢慢变成刚性需求,产品从很少到琳琅满目,家长从不知道什么是游学,到现在知道游学是必须一部分。从业机构从少到多,市场的变化开始越来越复杂。但是这13年里面,新东方唯一没变的就是我们核心价值观,要做对孩子跟家庭一生负责的事情。

俞敏洪老师给国际游学赋予的使命,让孩子们早日去了解世界,让孩子们把世界带回中国。这种资源的话举一些例子,比如说在英国我们会拿到权威教育部的评价,优先选择学校,我们按照留学的标准,分为A和A+的学校,在非华人地区附近受教育程度良好,选择顶级的学校资源来去做这样的事情。

我们关注的是两亿中国青少年真正国际化教育成长和收获。这是刚刚提过那份报告,今年跟艾瑞一起出的,里面用定性定量的方法,新东方可以做这件事,过去有十几万的数据做,这里面有大量的数据分析来去探索,量化对孩子的成长。

我们做调研之后发现家长的目的其实并没有一定真的到行为改变这样的需求,很多时候就是开阔一下视野,提升一下语言能力,锻炼一下自主学习能力,体验一下东西方文化差异,学习文化交流,当然也有一部分是为了留学做准备。我们跟旅游最大的区别就是旅游其实是无目的的游走,但是游学是有目的的教育,最大区别就是说我们可以接受很多美国最好的各种批判性思维,对国外生活有一些了解。对语言提升效果,还有对孩子思维的影响,逻辑思维、创新能力、思考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看待问题的方式、面对困难的方式,很多都是我们中国孩子特别稀缺的。最后对长期影响,对品格跟习惯的培养,包括主动跟人沟通,社交能力更强,更容易跟别人建立合作,乐于分享,乐于帮助他人,更容易换位思考。游学对世界观的建立其实有很好的影响,很多时候这种理想或者世界观,就像沙漠中的GPS,在沙漠中最怕不是没有水,而是不知道方向,在隧道里最怕的不是不知道怎么走,而是没有光亮。所以其实理想和世界观更多的建立对孩子是更加重要的。

同样也会潜移默化对孩子有很多影响,我们其实公益性的也会有一些这样的奖项,对孩子后续的升学以及求职的影响。也是在那本行业报告里面会有很多我们发现游学会对孩子学习生活品格培养世界观都有各种各样的影响,里面应该有几百个案例。这13年来我们追踪了数十万的游学学员成长轨迹,17.5%进到了世界Top100学校深造,8.9%进入到更好的职场。通过这样的用户反馈,以及我们希望量化用户的成长,我们觉得这是一个特别令人欣慰骄傲的事情,社会价值非常大的,剩下只是在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之间做平衡,可以让孩子终身受益,改变一个家庭。回到国际游学的初心,还是希望成为孩子国际化教育成长的顾问专家和首选品牌,也期望能够帮助我们政府跟公立学校一起能够成为最放心的一个合作伙伴。我们怎么做到安全呢,我们什么时候对孩子行使临时监护权,家长把孩子交到我们手中开始,到还给家长为止,每个环节切片,事前事中怎么控制。看似这个安全很容易,安全的结果100%比较容易达到,背后需要巨大的努力的,孩子为什么选择游学,厌倦了暑期的学习,希望在国外玩的好吃的好住的好行的好,家长们希望的是孩子长期行为改变,希望是教育方式的变化。

跟我们核心素养一样,我们也是提炼了东方跟西方很多核心素养希望给孩子带来收获和成长。为此做了这样五大系列,包括全球最顶尖的K12教育资源,包括像全球最棒的语言学校,全部在大学校园里面,包括像哈佛领导力的精英系列。这个是我们觉得每个孩子一生至少需要三次游学,因为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收获跟成长。初中阶段13-15岁,这个时候是孩子世界观形成的时候,更多开拓国际视野,注重语言兴趣和能力提升,健全心智跟独立品格。现在而言国际游学已经成为孩子国际化成长的首个驿站,家长给予孩子国际化教育的刚性投资。

未来十年,我们觉得不管是通过说境外游学行业的发展,游学绝对不是简单一门生意,真的是对孩子一生负责任的事情,现在参加游学的学生跟家长需求需要多样化细分化和专业化,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有担当的游学机构和我们一起,未来能够赢得营员的信赖和口碑,希望越来越多中国孩子走向世界,越来越多中国孩子把世界带回中国,谢谢大家。

本次国际研学论坛由中国网·研学主办,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中小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王建国、中国教育报刊社全媒体运营总监李凌、国家图书馆展览部副主任张立朝、人大附中新闻办主任杜祥、首师大附属小学副校长孟祥兰、新东方国际游学推广管理中心总裁助理陈彬、彩虹鱼·深渊极客负责任人周昭英、全国海洋知识夏令营项目负责人向思源、中国教育科学促进会秘书长丁琛、嘉华世达总经理金云华、石榴乐学创始人师超、凯撒旅游北京公司副总裁吕东风、众信旅行渠道总监于会青、英孚教育总监李晓蕾、希望之星少儿英语负责任娄云、紫光教育机构市场部总监陈柳岐、北京青年旅行社项目负责人樊藜、北京启航智诚总监王瑞、中汽摩联汽车露营装备专委会谷晋、世纪明德游学总监刘环蕾、启德教育学游事业部总监卢洁等嘉宾受邀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