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学前 >

三亚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 为期近一年

来源: 三亚日报 | 作者: | 时间: 2018-08-24 | 责编: 段留芳

原标题:三亚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

近日,三亚市教育局印发《三亚市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指出,幼儿园严禁教授小学课程内容,对于幼儿教材采用小学课程内容及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的,要坚决予以禁止,而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园一日活动。从8月份起,三亚分四个阶段开展为期近一年的“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幼儿园开始就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兴趣班。幼儿园阶段是培养孩子好奇心的最好时期,过早让孩子接受刻板的书本教育,不仅给孩子带来学习负担和压力,而且还会抹杀孩子学习的兴趣。

家长认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记者采访发现,学前教育火热的背后是家长一颗焦虑的心。早在儿子3岁进幼儿园,家长张女士就为儿子报名拼音班和算术班。“我们家孩子念的是一所公立幼儿园,幼儿园里教的知识有限,我们只能多花时间带孩子在外面学。”张女士说,她身边不少朋友的孩子上幼儿园都在校外上辅导班。“孩子的学习能力强,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残酷,别的孩子都在学,总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吧。”

临近开学,学校周边的各种培训正在火热进行中,很多培训机构的招生广告中赫然写着“幼小衔接班”的宣传语。在市内的一家辅导培训机构,“幼小衔接班”开设几乎等同于小学一年级的拼音、数学、写字、国学等教学内容,问及一些家长给孩子“加餐”的缘由,多数家长担心小学一年级的课程多,孩子会吃力;有些家长担心孩子上小学会跟不上老师讲课内容;有些家长则表示,希望孩子能上一所比较好的私立学校,而这些学校往往都是择优录取的。

专家表示:幼儿园上文化课不符合教育规律

幼儿园上文化课不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这已经是教育界的共识。由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描述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对防止和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提供了具体方法和建议。《指南》强调要充分认识生活和游戏对幼儿成长的教育价值,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教育学院副院长、宋爱芬教授介绍,学前教育“去小学化”意义是多方面的。比如,有利于解放儿童的天性,回归儿童的生活,让儿童对未来充满美好期待;有利于还原幼儿学习的本源,尊重儿童心智发展规律,让幼儿充分体验在感知、操作和活动中学习的快乐,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信心;有利于理顺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关系,分清各自的培养目标,更好地做好幼小衔接。但在“去小学化”之后,为保障幼儿接受到有质量的学前教育,还需要相应的政策和条件保障。

宋爱芬说,幼儿阶段如果给儿童施加的学习内容过多、过难,会造成家长提前对孩子学习过度关注,并给孩子过早施加学习压力。从实践来看,多位老师通过观察认为,培训机构所称的“上过幼小衔接的孩子专注力更强”“学习习惯更好”等,在现实中并非如此。相反,在培训机构学过拼音和多位数加减的孩子,上小学后,认为老师讲的东西自己都会,反而不认真听讲了,养成不好的听课习惯,到了高年级反而比没上衔接班的学生落后了,这才可能真正耽误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