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滚动新闻 >

寻找报效祖国与实现自我价值的契合点

来源: 中国青年报 | 作者: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杜沂蒙 | 时间: 2018-08-22 | 责编: 段留芳

日前,由团中央学校部和全国学联秘书处主办的2018年“海外学子华夏行”活动,组织15个国家的26名海外中国留学生组织代表在四川、贵州等地开展以“精准扶贫·华夏科技行”为主题的政务参访、文化交流、民情体验等活动。

海外学子们带着问题而来,在参访,在感知,也在寻找。

在异国互助中前行

李青怡代表波兰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参加了此次活动。虽然波兰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刚成立不到2年,但是对于要做什么,身为主席的李青怡却很清楚——“为到波兰求学的同学们营造一个温馨、友好的环境,让大家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及时求助,像家一样”。

“刚到波兰时,语言不通,学习压力大,生活也不适应。”李青怡记得,那段时间,每天晚上都自己一个人躲起来哭很长时间,哭过了,眼泪擦干再更努力地学习。虽然要强的她比别人花更短的时间掌握了波兰语,但是那段适应期的孤独与无助,她却印象深刻。

出发前,妈妈曾抱着她哭了两天,让她别走了。怕妈妈担心,最难熬的时候,李青怡选择自己独自承担。如今看到身边有越来越多的同胞,李青怡想要通过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把大家聚拢起来,给彼此温暖。

有个中国学生刚到波兰不久就生病了,病情比较紧急,需要做手术,但是因为语言不通没法和医院沟通。于是,医院通过学校找到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当时(学联)就找了波兰语专业的中国留学生过去。

留学韩国的杜威翰,有个很文艺的总结。他说,留学是一种“淡淡忧伤基调下的生活”。在他看来,在一个连吃饭都不符合口味的地方,幸福无从谈起。但是作为一个留学生学长、全韩中国学人学者联谊会副会长,他会鼓励更多年轻的留学生,在“淡淡忧伤”中依然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去完成自己的学习,回报祖国。

去年韩国发生了一次地震,震后20分钟,中国留学生组织就通过微信公众号发送了地震等级、地理位置、注意事项和一些紧急联系方式等。

“当时很多人都惊讶我们的速度,但其实我们是下了笨功夫。”杜威翰说,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后台,平时就准备了多套紧急情况的预案,一旦发生事故,只需要添加时事内容即可推送。

在杜威翰看来,一次平常的突发事件推送,却触动到很多留学生及家长的内心。很多留学生家长留言,“你们让我觉得孩子在外面留学是安全的!”这些反馈,让杜威翰至今想起来都觉得很感动。

有志环保事业的他不再怕孤独

“海外学子华夏行”在贵州的活动,让陈啟正眼前一亮。

“本来以为在贵州这样经济不那么发达的地方,会优先发展经济,没想到在这里也有很先进的环保企业。”参观中,陈啟正了解到,黔西南州义龙新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燃烧完的废物都可以做到100%无公害化处理。这不仅让他看到了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环保企业,也感受到国家政策对环境保护的支持。

陈啟正分析,他们处理1吨垃圾所需要的费用大概是80元,而一个不负责任的生活垃圾处理中心,处理1吨垃圾费用是16.8元。“巨大的差价很具有市场的引导性,背后是政府的法规政策严格、清晰到位,才能够促使大家花更高的成本处理垃圾”。

对比自己之前在美国固体废物处理厂实习,垃圾焚烧之后会产生的废灰,虽然含有有害物质,但是鉴于再次处理成本更高,他们衡量后通常会选择填埋。“贵州不那么发达的地方都可以下决心守住环保底线,其他地方将来肯定会做得更好。”陈啟正说。

实际上,陈啟正对于环境保护的关注并不是偶然。参加这次活动,他就是带着问题和思考来的。

小时候家门口清澈的河水、抬头就可以看到的蓝天白云,成了陈啟正童年美好的回忆。后来,周围环境被污染,河水不再清澈、雾霾出现,留在陈啟正脑海中的美好记忆却并未随之散去。

长大一点儿,从事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工作的父亲会带着他去建筑工地、公司,跟他讲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于是,环境保护就像一颗种子,在陈啟正心中扎根、发芽。

高中毕业前,他选择了出国留学,并且将专业方向锁定在了环境保护方面。从本科的纽约大学,到研究生阶段在耶鲁大学攻读环境健康专业硕士,陈啟正走的每一步,都朝着自己的环保梦不断迈进。

大学4年,每个暑假,他都会选择到国内不同的相关企业实习,还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环境工程学院参加科研项目。他说,自己的理想就是致力于改善中国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让中国人民的生命健康质量与幸福感因自然环境的改善而得到提升。

在学习环保的路上,陈啟正也遇到过一些小插曲。前几年,当他在国内聊到自己想要从事环境保护工作时,并不被周围人看好。“大家觉得这是个艰难的过程,选择这行没什么前途。”对于别人的质疑,他倒是不担心,但是每当周围原本结伴前行的同学选择转行,却最触动他。“感觉到这条路上的艰辛和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了。”

2015年,新《环境保护法》实施以来,陈啟正感受到修订后的法律对于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保障人体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环保已经被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对将来回国从事环保事业也有了更大的信心。”

陈啟正计划申请推迟半年毕业,用这段时间再到一些相关部门去实习,为自己将来回国从事环境保护工作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如何让教育公平惠及更多小地方的孩子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博士在读、高校老师、加拿大中国学生联合会副主席、不到1岁宝宝的妈妈……在这么多头衔下,向琴总是能保持积极的状态,把每件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她还会在课余时间去其他学校旁听教育相关的课程,报考一些相关资格考试。

虽然和所学专业不直接相关,但是向琴觉得只有更好地提升自己,将来才能贡献更多。她实现自我价值的梦,与教育相关。

出生于小县城,从小靠自己一步步不断努力走出县城、拿到奖学金出国留学,向琴知道这过程有多难。当再回去看家乡的时候,她发现那里和自己之前上学时候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并不是所有想走出去的人都能像我那么幸运。”向琴说,在县城,自己身边有很多优秀的孩子,但是却不能享受到和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接轨的教育资源,甚至他们所拥有的教育资源和省会城市都有很大的差距。她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中小城市、贫困边远地区的孩子带去更多教育资源。

了解AI技术在国内的发展、参观大数据中心,在这些高科技创新领域展示窗前,向琴更关注高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她举了个例子:“在国外,以前残疾学生去上课的时候会专门安排一名学生陪同,帮助他记笔记。但是现在残疾学生只需要带一个语音识别的设备,回家之后就可以在电脑上自动转化成文字。”

参访中,已经3年没回国的向琴总是如饥似渴地了解自己关注的领域,试图从学科交叉点探寻到解决教育资源不均的一些途径。

之前曾想过自己回国到大学任教,通过合适的机会成立奖助学金基金。不过这个想法很快就被自己否定了。“还是觉得力量太小,能帮助到的人太少了。”向琴也想过创办一所学校,对接国际教育资源,转换成课程体系通过线上技术对接到边远地区,解决贫困地区教师资源不足的问题。

但是随着不断深入了解,她既会考虑一些“上接天线”的问题,站在全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角度,考虑将来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惠及更多中小城市、偏远地区的学生,也会“下接地气”,告诉自己要先拿到全球认证的可以在发展中国家教英语的资格证书,告诉自己要回到家乡小县城,调研、了解那里最真实的现状,先从家乡“试点”。

向琴说,自己目前所能做的还很少,但这是她一定要去做的一件事,而且要努力把它做好。

做文化岗位上的一颗螺丝钉

“理工专业同学可能会带一个团队、一个课题回国,直接为国家的科技进步作出一定的贡献,但是文化方面,并不是一个团队、一个活动就能够立竿见影的。”在这个循序渐进过程中,毛扬帆更愿意选择做文化岗位上的一颗螺丝钉。

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公立大学,毛扬帆学习的是旅游管理与设计专业。“很多人一听会觉得我是学导游的,其实不是。”毛扬帆笑着说,虽然自己也做过导游,但只是将它作为旅游产业链中的一个节点。“我想要通过这个职业了解更多旅游相关的情况”。

实际上,毛扬帆的研究方向是目的地导向管理。他解释,一个城市的旅游景点如何规划、如何开发、如何更好地吸引游客过来,就需要专业的人士来制订游玩方案和路线。“包括当地的交通、文化、饮食方面,可能有一些很好的资源,如果没有当地人带领,普通游客就很难了解到。”毛扬帆说,这些最具当地特色、又不被大家熟知的资源信息,需要在旅游规划设计中被挖掘。

同时,他也提到,在开发潜在资源的同时需要注意过度商业化的问题。“海外学子华夏行”参访的黔西南万峰林旅游扶贫创新示范区,从2003年就开始开发了,毛扬帆了解到,近几年当地政府特意放慢步子,就是为了避免过于商业化,失去最原始的优势。

“欧洲很多国家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很重视,对比中国,某些地方在追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近年来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让很多自然村改造成旅游景点,既保护了自然环境,又带动了当地旅游产业发展。”毛扬帆设想,除了依托自然资源,还可以打造更多的特色小镇,依托中国丰富的文化资源,让各具风格的优势充分展现。他希望自己能够学习国外文化旅游理念,结合中国国情,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

参加“海外学子华夏行”活动的,只是留学各国的中国学子的一部分代表,在他们周围,还有很多人,在努力探寻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契合点,在思考如何以留学所学,促进祖国发展。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杜沂蒙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