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名人堂 >

名人堂 | 教育的乡愁(三):教育是乡村的文化之根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王晓霞 刘昌 | 时间: 2018-08-21 | 责编: 刘昌

   导语:社会学家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对于中国这一拥有农耕文明的民族来讲,泥土是乡人的生命。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这种泥土性正在消失。《中国在梁庄》中也这样写到,村庄的溃散使乡村人成为没有故乡的人。没有根,没有回忆,没有精神的指引和归宿地,它意味着,孩童失去了最初的文化启蒙。有人说,一个村庄没有了学校,文化也就没了。也有人说,农村学生的流失是不可逆的,乡村的溃败是不可逆的。所谓“逝将去汝,适彼乐土”。农村小规模学校将走向何方,又如何从困境中突围?

中国网教育频道特别策划名人堂·访谈『教育的乡愁』第三期:教育是乡村的文化之根。

本期嘉宾:

王雄,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江苏扬州中学历史特级教师。

牛启寿,甘肃省平凉市教育局局长。

中国网:农村有着得天独厚的土壤和环境,更适合小班化和个性化的教育教学之路。通过短片我们看到,很多小规模学校做得有声有色,王院长,您分享一下各地哪些经验可以借鉴?

王雄:我去过台湾台东县电光小学,他那里的老师也缺,不过他们有一些志愿者参加进来,地方的经费应该是足够的。即便如此,我觉得校长和老师的作用仍然是很重要的。

他那里有一个校长姓姚,到平凉去过,他把这个地方变成城市孩子非常想来的地方。学校有很多活动,比如营地。一放假了孩子就要到电光小学去,到山上去,在那里射箭、打猎。他们是阿美族,有很多民族活动,还有咖啡屋、烘焙中心等等,教室全部改造成孩子可以睡觉的地方。

我们可以换一种思路,但是根本性的因素还在人,就是校长和老师的观念,你要不要把一个学校变成一个小而美的中心。不仅让农村的孩子在这里感到美滋滋的,也要吸引城市的孩子到这里来。

牛启寿做客中国网《教育名人堂》

中国网:王院长刚才讲了台湾其实做了很多很好的尝试,农村成了孩子们都很向往的地方。甘肃平凉已经做了这样的尝试,牛局长给我们分享一下这方面的经验。

牛启寿:小规模学校要办好关键在校长,我们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对小规模学校来说尤其如此。

我分享一下平凉市静宁县有一个大寨小学,这是100人左右的一个小规模的学校,校长叫王富贵。他把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课程资源和农村当地的生产、生活、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做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

平凉主要靠苹果脱贫致富,王富贵校长孩子带到田地,观察苹果开花、疏花、疏果、套袋、拉枝、修剪、采摘的整个过程,并让孩子做记录。他还让孩子上网查阅如何制作苹果干,并让孩子详细记录下制作步骤,跟科学课整合起来。

苹果干制成后,他要求孩子自己设计包装,跟美术课整合到一块。还要给商品想一句广告词,这又跟语文整合起来。小小的一颗苹果跟小学几乎所有的课程资源整合起来,这样不仅挖掘了地方的课程资源,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一种浓厚的乡土情怀。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看到种植苹果的不容易,培养了他们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尊重父母的一种感情。如果小规模学校跟乡村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枯燥的课程也会变得非常有趣。

中国网:前几天我们跟教育部到了贵州,其中有一所小学,他们有一个苗苗农场,校长跟我们介绍,孩子们也在里面种植,他们知道劳动有多不容易,也知道珍惜粮食,所以土地和很多方面是联结的。教育人的理念落实到里面,校长还是非常关键的。王院长,您给我们讲一下21世纪教育研究院是怎么做的?

王雄:你刚才提到的这些困难,我觉得还是比较普遍的,就是教师或者校长觉得没有希望,他觉得没有希望就真的没有希望了。所以我们所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唤醒,我们每年都会在寒假或者暑假做乡村教师的培训,今年暑假是第六期。

每一期都有一部分老师被唤醒,其实不是我们唤醒他们,是他们自己唤醒自己。像王富贵校长就是,他自己觉得我不能就这样萧条下去,我得给孩子带来更好的教育,我得学习。他有非常强烈的学习的愿望,这样一来就看到了外面完全不一样的教育。

牛启寿:王院长刚才讲的好多小规模学校,规模越来越小,人数越来越少。校长也罢,教师也罢,他有这种观念就办不下去了,有没有办好的信心,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是理念,小规模学校不能跟大城市的学校甚至县城的学校拼分数拼特长,一定要挖掘当地的乡土资源,跟农村的天然的一些地缘、历史的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开发课程,优化课程,这样才能做到弯道超车。

王雄做客中国网《教育名人堂》

中国网:最近有一篇文章写到,中国最大的危机不在于房地产,而在于日渐死亡的乡村。这个问题说起来还是比较沉重的,真的有这么严重吗?

王雄:应该是,我们觉得现在的乡村生活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即便是在乡村留下的老人也好,还是有年轻人也好,他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是原来的那种有温情的,一个村庄互相支持、互相很熟悉的乡村社会,现在不是这样。

全球的乡村都在萎缩,但是中国特别严重。特别严重就在于中国经济在很短时间当中爆发性的发展,城市化的速度非常快,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乡村实际上是没有来得及做任何准备,一下子就遭遇到这样巨大的改变。

这不是教育的问题,是文化的问题,是我们生活的问题,就是我们要什么样的生活,这是根本的。经济下降可以理解,我们还有正常的文化、教育、体育等各种生活存在。但是如果我们的社会生活出现问题了,各个方面的危机就会来。

中国网:如果乡村真的消亡了,会带来什么样的危机?

王雄:已经消亡了。最大的危机是我们回不去了。第二,现在村庄的人没有了灵魂的归属,他的生活失去了目标。重建和拯救乡村教育不光是办好一所学校,而是在办这个村子的文化中心,在恢复这个村庄的生机。

中国网:如果农村人都去城里工作了,那么土地谁来种,粮食从哪里来,其实我们还面临着生存危机,所以乡村的消亡对我们来说是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危机。作为教育人,如何看待教育对乡村文化的影响,它能改变什么?

王雄:这个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也是我们教育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因为我们都知道,乡村是文化之根,如果是不好的教育,它在里面起的就是坏作用,继续推动乡村文化的衰亡。

教育有两方面作用。

第一方面有传承作用,把古代文明当中最优秀的东西传承下来。

第二方面是创造或是重建。比如说民国读的线装书,我们写的毛笔字都没有了,但是我们可以传承并创造。如果乡村校长和老师能够带领孩子一起去创造乡村的文化,那么情况就会发生很多的变化。

如果把教育的文化功能放大,挖掘当地的资源,传统文化资源也好,生态资源也好,经济资源也好,把它们运用到教育当中来,就会让村民看到学校是文化的高地,学校使得一些个不起眼的事情变得有尊严,变得崇高起来,这样这个学校才能成为村庄的文化中心,也是它的精神中心。

中国网:您对小规模学校的未来有什么样的期望?

牛启寿:我觉得小规模学校会越来越小,小规模学校数量会越来越少,但是小规模学校会继续存在。

因为现在国家城镇化率才达到56%左右,参考发达国家即使达到70%多,我们还有接近4亿人口在农村。只要农村还有人存在,农村肯定还应该有学校存在,有教育存在。

因此我对办好农村小规模学校还是有信心的。

王雄:我觉得我不能提什么期望,我希望和大家一起能够去发掘身边的文化资源,然后让它变成学生学习的课程,进而让他们在这里面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精神,理解中国古代的信仰,让现代社会有自己的深度和厚度,能够使中国人走向远方,能够使中国文化在这样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发生一些更好的改变。

这种改变使得每个人自己对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同学,自己的老师,乡村的村民,以及到了城市以后的城市人都有一种尊敬、一种爱戴的情怀,我觉得这个是一个好社会的标准。

中国网《教育名人堂》节目录制现场

结束语

小规模学校看似离我们很远,其实也很近,它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小规模学校可能在日渐消失,它有很多困境,但正因为有这样的困境,我们看到了有这些小规模学校的建设者,他们在建设和发展着小规模学校,也为农村文化带来希望和生机。

主持人 | 王晓霞

摄像 | 刘昌

后期制作 | 李思宁

中国网教育频道出品

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