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滚动新闻>

北京“老校长下乡”支教调研记

发布时间:2018-06-22 13:56:4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曾瑞鑫

他们的到来,当地老百姓当成节日一样渴盼。他们的精神,周边驻村工作组当成榜样一样效仿。他们还解决了当地教育部门的一个难题,留住了特岗教师群体。他们就是参加北京“老校长下乡”活动的一群北京退休的知名老校长。

北京“老校长下乡”活动2016年3月启动,成效显著,甚至成为河北阜平教育一道靓丽的名片。河北省阜平县谷家庄小学赵庄山老师用一副对联表达了受助学校师生的心里话:“春风化雨洒下满园春色,校长下乡送来盈室曙光”,横批为“恩泽万代”。

为推动“老校长下乡”活动可持续发展,2018年5月7日至10日,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连续四天,奔赴北京密云和河北阜平调研,总结经验成效,了解困难需求。

■音乐特级立下军令状,山村小学开了音乐课

“伴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我们早早地把红领巾戴上,端坐在明亮的教室里,我们和着跳动的音符一起引吭。没有了忸怩,没有了惊慌,唱响《长歌行》动听的旋律,笑迎付老师慈祥的目光。啊!可爱的音符,敬爱的老师,好想和你们一起歌唱。”

这是河北阜平石猴小学六年级学生李文静写的一首诗,提到的“付老师”叫付宝环,北京“老校长下乡”的音乐特级教师。当北京老校长下乡东城支教团来到阜平,了解到石猴小学和谷家庄小学教学现状后,音乐特级教师付宝环就立下军令状,每来一次阜平就要给两校的孩子上一节。

一句承诺,坚守至今。从两个学校轮流使用一家电子琴伴奏,有了“音乐大篷车”的故事,到付老师一首“过新年”的教唱,孩子们以桌为鼓、以手做镲,边歌边舞,加上讲台前真正擂鼓、打镲同学的打击节奏,音乐课推上高潮。孩子们开天辟地第一次享受着音乐特级教师的音乐课。

在支教的近两年时间里,她每次都给河北阜平石猴小学、谷家庄小学每个年级上一次音乐课,还和这两所学校校长为学校谱写了校歌。原来全校孩子一首国歌都唱不准,现在第一次有了自己学校合唱队。5月9日下午,在谷家庄小学课间,几名正在跳皮筋的女生,一经招呼立即站成一排,唱歌的唱歌,指挥的指挥,落落大方,毫不羞涩。

■老校长对当地教师影响大,甚至稳住了特岗教师

在2017年4月阜平县中小学教师“四项全能”比赛中,城厢中学更是成了大赢家。“我校10位教师全部获奖,并有3位教师获得初中组一等奖,一等奖总共才5个。”城厢中学校校长张秀林兴奋地说,“这真得感谢北京来的老校长纪世铭、语文特级教师田福春。”

纪世铭校长和田福春老师来城厢中学一年多,聚焦课堂,听课达到百余节;聚焦科研,参加、指导教研组活动十几次;每次来都要走进教室,走进教研组,指导教学,参与教研。2017年3月,他们专门对城厢中学参加阜平县四项全能比赛的十位教师组织培训,他们从自己多次组织教学比赛,多次担任评委的角度从说课、讲课、才艺展示、教学设计等方面作了具体的培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为他们一一解惑。

“经过各位老校长指导帮扶,我县5所学校教师队伍水平建设都得到有效提升,成为区域同类学校的示范,辐射带动了周边学校的共同发展。”阜平县教育局局长李丙亮说,“一是瞄准骨干力量精准帮扶,为他们创造参加北京市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机会,让他们聆听专家讲座、看名师做课,同时对受助学校的薄弱学科实施种子计划,培养学校教师队伍的领头雁。二是聚焦高效课堂手把手指导。各位老校长经常带领受助学校校长听教师的推门课,并示范点评,帮助教师提高授课水平,帮助校长运用先进理念指导分析教学现状,学习评课的技巧和方法,在受助学校产生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效果。三是联系不断壮大帮扶队伍。老校长凭借自身的魅力,吸引北京其他退休或在职的特级教师、骨干教师等宝贵资源来阜平送课讲学。”

提起北京老校长下乡对当地教师的影响,河北省教育厅副厅长韩俊兰赞叹不已,“真的没想到,他们还帮我们解决了一大难题,稳住了这些学校的特岗教师。”据悉,河北省不少山村学校教师缺乏,没有编制的特岗教师成为保障这些学校教学正常运行的重要力量,但学校位置偏僻、校园文化、学校管理等难以留住特岗教师。

2014年特岗教师原晓苏不仅留了下来,还在校长的撮合下成了家。前一阵子刚刚休完产假回到学校投入教学的她说确实曾经犹豫过,“但2016年接触老校长支教后,他们的精神感动了我,在他们的指导下,近两年我的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和变化。”

■尽快完成角色转变,能胜任校长工作了

对于办学理念、管理策略以及教师业务提升等方面,阜平半沟小学校长刘江明总能得到老校长的一些操作性建议,比如,在落实常规工作化管理上要求:学期初做好学期计划;及时做好试卷质量分析,开好家长会;召开期末总结交流会;批改作业工作规范化;每月检查一次常规工作,并把结果反馈给老师,以此激励和鞭策老师认真完成常规工作。老校长既从具体的行为做法上帮助如何去做好学校管理工作,又从理论层面上引导学会反思沉淀、总结方法,时时刻刻推动校长的成长和提升。

密云巨各庄镇中心小学校长孙翠明随老校长外出学习、观摩,在一次次的锻炼中开阔眼界、不断思考、不断总结,在学生发展、教师培养、学校管理,文化建设、课程构建等方面有了全新的理解与提升。两年来,孙翠明多次在怀柔、房山、大兴、平谷、东城、河北石家庄、河南洛阳、四川广安等地做交流,为河北省滦平县两间房镇中心小学全体教师做文化建设方面的培训讲座。学校获得了北京市科研先进校等荣誉称号。

谈到北京五中院校长尚金华、北京五中分校院校长杨春林一年支教,北京密云巨各庄中学校长王建东说非常有幸近距离与他们沟通交流。“他们不吝赐教,使我对学校管理,特别是校长角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王建东说,“在两位老校长的关心帮助下,初为校长的我迅速适应,尽快完成角色转变并胜任工作,两位老校长的教育思想让我在一片沃土上扎根成长。”

■当地老百姓都像过节一样期盼老校长到来

退休了的北京陶然亭小学校长刘建文怎么也没想到,他和他的助教邱艳红,来到河北阜平半沟小学支教几次后,全校师生和当地老百姓就像盼着过节一样期盼他们的到来。

确实,刘校长带给了半沟小学师生太多的新鲜、太多的惊喜,太多的收获。折纸、软泥、刮蜡画、彩陶、制作贺卡、六一活动、元旦联欢……这些在电视或电影里才能看到的课程,经过刘建文校长的努力,半沟小学的学生第一次在自己的学校里美美地上了。2017年5月31日,在老校长下乡第十一活动中,半沟小学举办了“继承传统放飞梦想”的主题活动,吸引了十里八乡的家长们参加,他们跟自己的孩子一样欢快。

“刘老师,下次什么时候再给我们上手工课啊?”刘建文老校长说忘不了孩子这样的追问与渴求。为了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生活,他想了不少办法,不仅每次和助教设计好活动内容,还自掏腰包给孩子们买奖品,从北京开车几百公里到学校。对于贫困家庭的孩子,他则上门看望和慰问。

“助教工作是精准扶贫的体现,是落实乡村教师三年行动计划的体现,是一项政治任务,是志愿服务。”刘建文老校长说,“要带着感情和责任参与助学工作,要当成自己的事情去做,帮助指导不替代。”

政策保障:

四次调研制订切实可行方案

财政预算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老校长下乡”活动,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教育强国,所承载的意义厚重。

2016年3月,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非常重视,要求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开展调研和方案研讨工作。3月11日,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即召开专门会议启动这项工作,从需求和供给两侧进行了调研。

“从3月底起草方案到7月份形成最后方案的三个月中,四次调研使我们把握了基层的真实情况和想法,为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打下了基础。”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秘书长田丽说,“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相关负责人高度重视老校长下乡工作,身体力行参加调研,方案讨论,提出了重要的思路和细密的工作要求,对方案制定和各项措施落实,既提出引领性意见,又作出具体务实的落实安排。”

老校长下乡工作的准备阶段始终得到了北京教育系统各部门和各级学校的大力支持、帮助,研究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现实问题,为工作提供了切实的保障。优质教育资源最集中的东城、西城、海淀三个区非常支持这项工作,克服困难,选择了15位颇有名望的老校长参加。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则选拔研究生志愿者,担任老校长助手,为支教工作助力。

“特别是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为老校长下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保障。”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副主任线长久说,“7月13日市委教育工委发文,将项目的工作经费纳入市财政支持的《北京市支持乡村学校发展若干意见》,建立了长效的工作保障机制。”

2016年9月29日,由教育部关工委主办、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承办的“老校长下乡”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密云举行,同时正式启动助教河北省阜平县乡村学校工作。

权威访谈:

北京“老校长下乡”将扩大支教试点区域

关工委为何要开展“老校长下乡”活动?“老校长下乡”活动取得了什么成效?“老校长下乡”活动下一步有何规划?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主任张雪接受了采访。

问:关工委为何要开展“老校长下乡”活动?

答:教育部关工委提出的“老校长下乡”的思路和举措非常好,站位高,措施实。“老校长下乡”符合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教育扶贫的要求,阜平是革命老区,也是深度国家贫困区,我们要带着深厚感情和责任做好教育扶贫工作;符合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其中教育协同发展至关重要;符合中央提出的让每个孩子享受公平而优质教育,是为促进教育的公平和均衡做出积极贡献;符合关工委工作的性质、定位,充分发挥北京退休老校长的作用,为关心下一代贡献自己的力量,老少共同开展助教活动,校长、助教,都受益终身。

问:“老校长下乡”活动影响如何?

答:这个活动是双赢的。2017年4月14日,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召开“老校长下乡”助教阜平工作交流研讨会,发言中老校长们谈到,在开展工作中感受到了革命老区的光荣传统,老区校长教师的坚守,感动了老校长和助理。老校长也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感动影响了助教学校的校长、教师,稳定了特岗教师队伍,老校长的精神也影响了周边驻村工作组、工作队,在情感和效果上远远超过了活动本身。

问:“老校长下乡”活动下一步有什么规划?

答:从问题和需求出发,下一步工作要在可持续性和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比如,在试点基础上逐步扩大支教区域,在北京拟增加延庆区为助教区,在阜平拟增加5所中心校为助教学校,扩大辐射带动作用;扩大老校长队伍,壮大支援力量等。还将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比如老校长通过个人资源引入的支教老师,他们的补贴和工作条件保障纳入所在区负责;加大对老校长精神宣传等。

新闻数据:

15位老校长放弃其他选项

两年总计听课三千多课时

2016年3月,根据教育部关工委关于在北京试点开展“老校长下乡”工作的要求,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积极承接并开展工作。东城、西城、海淀三个基础教育强区的15位退休校长、书记、教师,放弃了其他选项,克服家庭和个人身体、工作条件等一系列困难,积极投入到北京密云和河北阜平开展助教10所乡村学校工作。

两年来,15位老校长共听课3520课时,其中,7位老校长助教北京密云,听课1447课时,8位老校长助教河北阜平5所乡村学校,听课2073课时。老校长授课104次,主持开展教研活动79次,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55次,聘请专家、名师开展讲座、公开课、示范课40次。

助教手记:

“老校长下乡”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思路。在免费师范生“下不去、留不住”的问题出现后,教育部门又从一个新的角度出发做出尝试。能够亲历这项政策的诞生、发展甚至是未来的成型,尤其是政策探索中面临的现实性问题,政策与政府各个部门行政上的磨合,让我深感一项政策从发起到探索再到最后推广的不易,这是课本上学不到的,也是绝少能够体验到的。

于晓康(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北京铁二中原校长张景星助理、助教北京密云东邵渠中学)

教师的天职是热爱学生,我们现在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我们在履行自己的天职。刘校长可爱可敬。在他看来,教育事,无大小,要用心做好每一件事;他实事求是,力求每次进步一点点。每次去半沟小学,孩 子的一声声“老师好”,以及老师们的欢迎和感谢都给足了我们动力。我们愿意在助力贫困革命老区的教育事业上再接再厉,让更多的孩子们走出大山。

邱艳红(首都师范大学学生、陶然亭小学原校长刘建文助理、助教河北阜平北果园乡半沟小学)


 
中国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