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浙江6月9日讯(记者 王晓霞 实习记者 吴雨航)6月8日上午,教育奋进之笔“1+1”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于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召开。本次发布会重点解读了《高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并介绍工作开展最新情况。
提出“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对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做出总体部署;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教育部于近期印发了《高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高校处于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机遇,《行动计划》旨在引导高校主动深化改革、加大探索力度,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抓住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可以说,《行动计划》是一份汇集各类政策措施,引导、支持高校提升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服务国家需求等能力的指导性文件。
据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介绍,根据《行动计划》,高校人工智能发展将分“三步走”:一是到2020年,基本完成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优化布局;二是到2025年,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取得一批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原创成果,有效支撑我国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智能社会建设;三是到2030年,高校成为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高校优势需进一步开发”
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潘云鹤说:“在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高校具有两大优势。第一是学科种类丰富集中,适应人工智能领域交叉学科研究的特点,可以统筹起来进行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第二是可以将创新和创业结合起来,能够有效的将学校的创新人才培育成创业人才,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但潘云鹤院士也表示:“当前,高校的优势还没有全部发挥出来,还需要进一步开发。”
具体如何推动高校人才培养,雷朝滋司长表示:“一是加强组织实施,切实把政策落实到位。二是优化资源配置。适当增加研究生招生指标,并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中,加大向人工智能领域优秀人才的倾斜力度。三是加大引导培育。通过教育部科学事业费,加大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的培育。四是加强宣传推广,做好舆论引导。”
潘云鹤院士也表示:“要把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放在基础地位,把人工智能综合创新摆在核心位置,从而把我国高校建成全球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
高校分享人工智能创新之路
据了解,《计划行动》实施后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进展:截至2017年12月,全国共有71所高校围绕人工智能领域设置了86个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2018年认定的首批612个“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布局建设了57个人工智能类项目。“
发布会上,浙江大学、清华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也简要分享了学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成果和人才培养计划。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介绍,浙江大学是国内最早研究人工智能的高校之一,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是国家一流建设学科,均被评为A+学科。
他表示,下一阶段将结合“双一流”建设任务,引领交叉会聚趋势,推动神经系统科学、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等人工智能关键领域的互动融合。聚焦机器学习算法、大数据智能、跨媒体感知计算、混合增强智能、人机协同智能等重大科学前沿问题。打通创新发展链条,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应用转化。
“高校要敢啃硬骨头,坐热人工智能的‘冷板凳’”在提到高校人工智能研究时清华大学院长尤政说道,同时他还表示,“清华大学将军事智能高端实验室的建设作为服务人工智能强国战略的核心抓手,加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手都要抓的理念,”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将依托电子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的学科优势,进一步确立“智能感知用”的专业特色,在人才培养中注重多学科交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完全融合、科技前沿与教学完全融合,培养适于“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人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李建东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