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滚动新闻>

2018中国教育明德论坛研学主题峰会: 研学旅行如何与学校课程相结合

发布时间:2018-03-29 13:42:1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曾瑞鑫 | 责任编辑:段留芳

3月23日——24日,由 长沙 市天心区教育局和 国内研学教育专业机构世纪明德举办的2018中国教育明德论坛研学主题峰会暨第一届中国“研学旅行与营地教育学习论坛”在湖南省长沙市举办。

在会议的“圆桌论坛”环节,特级教师、长沙市政府督学、长沙湘郡未来实验学校校长高晓苏,大连开发区七中校长王晓丽、北京师范大学燕化附属中学校长马熙玲、北京海淀进修实验学校校长助理肖净月、长沙天心区湘府英才小学校长谢宏斌参加了讨论,就“研学旅行如何与学校课程相结合”这一话题进行讨论。世纪明德教研中心负责人蔡美玉担任嘉宾主持。

以下为论坛实录:

蔡美玉:今天,有朋友谈到想了解研学旅行跟校内课程之间如何有机结合。接下来我们就着眼这个话题来讲。首先有请我们的东道主,谢校长跟大家分享一下,在我们天心区湘府英才小学,有哪些推进研学旅行和校内课程结合上的经验。

谢宏斌:大家下午好!作为明德论坛的东道主小学,我代表湘府英才小学2500多名师生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真诚的祝福。湘府英才小学建校只有六年多,在研学旅行的实践与研究方面,我们还是个新兵,刚刚起步,只是进行了一点尝试。所以,今天在这里,我所表达的就是我们学校的一些思考,非常感谢世纪明德给了我们这么好的学习机会。

关于研学旅行,我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研学旅行应该成为孩子生命中的一个重要的课程,这是将孩子们在课堂上、书本中所学的静态课程转化为动态课程的有效途径之一。研学旅行的主体在学生、重心在教育,我们在初步实践的过程中,体悟到研学课程的三个关键词:主体、主动和主导。也就是说,研学旅行这个课程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我们发现现在很多的研学旅行,其实很多时候是一种被动式的学习,重“学”不重“研”。其实“研”应该要有学生在旅行前的一些思考和研究,学生可以菜单式地选择感兴趣的研学课程的模块,然要点,然后制定一些小攻略,带着问题去旅行。研,还应该要有学生旅行后的回顾、思考和分享,学生的思考和收获,我觉得应该是研学课程的价值所在,是设计这个课程的终极目标。从课程性质来说,这是一种研究性的学习。学校这个层面,应该是要主动地去架构研学课程,我认为研学旅行在选择地点还有所采用的方式方面,应该要根据学校的校情、学情,以及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来精心设计与学校课程相对接的研学旅行的产品,就像平时教学中的备课一样,这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在教师层面,我觉得教师应该是要成为研学旅行课程价值的一个主导,研学课程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边学、边发现,边研、边发展,形成良性发展的态势。那么,这个态势的形成,就需要导师用心陪伴、精心引导。在教师层面,我觉得研学应该需要我们的教师深度去关注,在研学旅行中的一个多重教育价值,比如说像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理财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微课程研究的能力等等,这也需要老师全程关注研学课程的发展与生成。比如在行走前的一个周全设计,行走中的层层发现及引向深入,还有行走后的回顾反思,再设计再提升这么一系列的过程——这都需要教师用心而为。如何在路上打造更好的课堂,做更好的课程建设,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去思考和探索的。因为我们学校在研学旅行这一块是刚刚起步,所以今天我上来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我就先抛砖引玉,谢谢主持人。

蔡美玉:谢谢谢校,谢校提到几个关健词,主体、主动、主导,他会涉及到孩子本身及学校和老师,在这个过程当中也会涉及到研学旅行服务机构。明德的定位就是研学旅行服务机构,我们和其他的机构在产品设计和课程开发当中,有什么不同,待会我会插播广告。接下来有请长沙湘郡未来实验学校高晓苏高校长。

高晓苏:各位教育的同仁大家好!因为我们今天的话题是关于课程与研学课程的联动,讲到联动第一个字是“联”,他们要找到课程与研学之间的联系,第二个是“动”,“动”是什么?这两个因素要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讲到“联”的话,为什么要“联”?因为这两件事不是一回事,学校的课程它是国家的课标,它有规定的,而研学是一个无边界的东西,它是新生成的、更加活泼的、更丰盈的东西。这两件不同的事情,你首先要把它区别开,之后,你要把它连在一起,就是把学校的规范的课程和灵动的、丰盈的课程结合起来。我觉得,这里面有四个要素、三个结合:四个要素是定位、定性、植入、生成;三个结合是第一要把国家的课程与研学课程相结合,第二要把教师的学科教育教学身份与研学旅行途上的教学导师结合,第三要把学生在课堂里学到的学科知识与他走到大自然,走到社会里面所感受体验到的东西来结合,谢谢大家。

蔡美玉:谢谢高校长的分享。明德在做课程研发、做产品设计的时候,会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我们自己创新实验室的产品,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主题类的产品,包括一带一路等等;另外就是一些标杆产品,但对于明德来讲,更多做的是定制化,我们和校长们有过很多次合作,我们一方面服务校长,另外一方面,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会给我们反馈。这也是我们自我成长的过程、自我蜕变的过程。

在产品研发方面,我们同样也分行前、行中、行后。行前是给孩子做前期的植根和引导,行中更多让孩子体验参与,行后给孩子有总结有反思。然后让孩子分享,把整个研学和单纯的旅行彻底区别开来。对很多孩子来讲,我们想让他从被动式灌输、接受的角色,转变为能够自我体验、自主分享、自主给予。在刚刚过去的冬天,我们的主题分享是让孩子“放慢脚步、等一等灵魂”。我们开展这样的分享,是为了把“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联动在一起。随后,我们会从实施度、教育度、专业度等等这些维度,来考量我们自身产品的适用情况。

接下来的问题,是对于高中的研学旅行,如何能够有效推进?有请北京师范大学燕化附属中学的马校长来帮我们做一下分享。

马熙玲:各位教育同仁大家下午好!参加这个会一直是我们的梦想和追求,我们跟世纪明德一起做研学旅行已经有八年历史。那么,研学旅行如何跟学校课程结合起来呢?我想,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思想,我们学校是“希望教育”。“希望教育”就是让每个孩子充满希望地学习和生活,做最好的自己,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灿烂。在这样的办学思想理念的引领下,我们就有自己学生的培养目标,也就是学校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每一个进入这个学校的学生,每一粒生命的种子要走向何方、怎样灿烂地绽放,都源于学校提供的课程套餐、提供的营养。最终,他能不能成长为这样的人?我觉得这个非常的重要。只有学校有这样的育人目标,从而提供匹配的课程,才会达到最终的目的。研学旅行是课程体系中的一个模块、一个部分。

2017年,北京是全国第二批进入新课程改革的地区。北京在“六选三”的时候,是多元化、选择化培养学生全面、有个性地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你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你一定要设计这样的课程套餐。比如说,你想培养领袖,就一定要有领导力的套餐。对于我们学校来说,是多元文化、特色发展,我们学校座落在燕山石化,就为学生开发“石化科技创新发展”的套餐,同时我们把研学旅行放在其中。

举个例子,我们学校是北京市高中示范校,是北京市28所拔尖实验班之一。我们为这个实验班量身定制的课程,包括石化科技的、军事国防的等等。落实这一系列套餐,就要有这样的基地,于是,世纪明德、中关村创业基地、国家纳米中心、内蒙古蒙牛体验基地、现代汽车都成为我们科技创新的研学目的地。利用好研学旅行,盘活资源是很重要的。作为一个校长,就盘活一切可以盘活的资源,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力量,来为你的学生成长服务,这就是我们的办学宗旨。在这个过程中,我盘活了所有的资源,包括中科院,我们学校每年有12位中科院院士到我们学校去讲座,这成为我们的系列课程,当然我们也有寒暑假小长假系列体验基地,比如说军事的、能源的、现代汽车的等等。

八年前,我跟世纪明德的王勇创始人、王学辉董事长见面,当时他们最最看重的,就是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人生梦想引领。现在,我们应该更多的反思,我们有哪些不足,我们真的培养我们的孩子在未来的、两个百年的奋斗中,我们能不能担当起这样的使命?我们缺的是哪些?人民有信仰,国家有理想,民族有希望。我也希望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我们自己地方的希望,应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希望,我们教育人有梦想,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承担我们中华民族百年复兴的伟大梦想。谢谢。

蔡美玉:我接着再问一个问题,您这边对于,高一、高二、高三这些孩子的研学旅行,会有什么样针对性的一些规划?

马熙玲:我们的高一、高二、高三都是有班级文化、年级文化,我们学校有希望教育的校际文化。高一叫“点燃梦想”,我们会有高一的课程套餐;高二特别注重在“创新、使命、担当”。因为每一个年级它的文化是不一样的,所以提供的课程套餐也是不一样的。

蔡美玉:谢谢。我们知道,一门课程的研发过程当中,会涉及到几个环节。明德在去做这些课程研发的时候,也会去跟校内的课程的研发逻辑进行结合,会涉及课程目标、课程设计、实施方案,最后,要对整个实施过程进行反思、进行总结,对整个课程有一个合理的评估。对于评估这个过程,我们希望能够去听听校长们的想法。请大连的王校长谈一下,对于研学旅行这块孩子们出行结束之后,我们整个对行程或课程整体的评价,方法是什么?

王晓丽:我们学校是2000年建校,2003年我校是大连市首批与英国布莱顿学校建立友好关系的学校。目前,我们在中英共建课程方面三次获得英国政府“金种子奖”。

我认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育人:用什么育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这都是我们教育人需要思考的问题。如果说国家的教育方针、学生核心素养、学校的办学理念决定了培养什么样人的方向,我想学校的课程就决定了怎样培养人、如何培养人。

课程就是一个路径,我们学校在课程设计当中,体现的是“国家课程地方化、地方课程综合化”。研学课程就是我校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结合的产物。研学是带你的灵魂去寻找生命的春光。我们学校在研学课程设计当中,编写了一本研学手册。手册设计上体现了五性:知识性、体验性、丰富性、系统性和趣味性。在这个研学手册设计当中,我们要关注到三个维度: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自我。

我们学校在研学的组织过程中,我们提炼了三段模式:第一个就是研学前要读万卷书,体现研学的知识性。孩子们出发前,要围绕这些知识点做各种资料的整理,目的就是让孩子出发前带着问题出发,带着兴趣出发,让他们带着好奇心出发,让孩子在阅读中学会反思、学会思考,学会更好的去理解世界、认识世界;第二个模式是研学中体会研学的趣味性、体验性,我校研学活动在研学过程中,有摄影、有绘画,每天要写研学日记,还有一些国际的EF学校的拓展学习活动,有时候还有美文赏析,让老师和学生共同朗诵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让孩子深刻体会到“路上有课程,最好的课程在路上”。第三个模式是研学后的思索回顾,我们学校根据研学的内容,每年春秋都要举办两次研学论坛,这个形式主要就是分享、展示、评比。我们要邀请名家、老师、家长、孩子共同参与这个论坛。这个论坛的内容有摄影展、绘画展、研学手册展,还有孩子们研学小组根据出发前关于人文的、自然的、文化的方面课程的研究题。论坛让孩子们学会了反思与总结,促进了孩子们与同伴的交流与对话,促进了孩子们对知识的建构与梳理。

在刚刚举办的论坛上,我校学生的分享内容是:去研学大英博物馆,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要好好守护民族与家园;游历了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站在牛顿、达尔文等人学习生活的地方,使他思考我们每个人在历史传承中的使命与责任,也使他认识到用心是做好事情的前提;在异国他乡,英国下雨的时候,同学们共撑一把伞的时候让他终身难忘,使他感受到友情就是雨中共同撑着那把伞……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学生看不到的教育,并且实实在在影响了他的心理。我想,研学课程、研学教材就是培养学生用双脚去丈量世界、用双眼感知世界、用心灵去触摸世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阅读让孩子们认识到世界之大,让孩子们学会反思,实践研学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阅读,让孩子们学会了生活,把孩子们培养成为一个拥有中国情、民族魂、世界观的世界公民——我想这就是我们做教育的一种责任。谢谢大家。

蔡美玉:谢谢王校。王校刚刚讲的是让孩子认识自我的过程。社会实践课程也有几个目的,让孩子认识到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关联。其实,任何教育的过程,都是让孩子能够在很小的时候去参与到各种各样的活动当中,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能够认清自己、快乐成长。对于明德来讲,我们的研学课程分线上、线下两个部分,“明德在线”是目前我们基于整个研学夏冬令营打造的一个APP,在各种应用市场都能够下载。这个APP主要是服务明德所有的学校,将线上和线下有机结合。关于研学的评估,我想请肖老师来进行分享。

肖净月:大家好,在11部委正式发布研学旅行之后,我们学校第一时间开展了大规模的研学旅行,我们的研学是全员参加的。2017年,我们学校戏剧社的全体师生就来到了湖南长沙这个美丽的城市,他们去看了岳麓山、橘子洲头、爱晚亭,当然他们也去了湖南一师,原因是他们要拍《恰同学少年》这部话剧。2017年12月,就上演了学校一年一部的大戏《恰同学少年》。这次游学,学生真实的收获和情感上的体验是一种财富。因为研学的时间不是特别长,所以我们的评价体系还在不断的学习和完善的过程中。

对于研学而言,如果从教育的功能来说,我觉得应该分成显性评价和隐性评价。显性的评价比较容易。学生在研学出发前,是要对于一些文明规则,对于一些文明素养,对于一些礼仪方面是要进行小组讨论的,他们要制定研学旅行的评价标准,评价的项目。对于这些评价的内容,可以有同学自评,可以有同学互评,可以老师评,对于评价出来的优胜小组会有表扬鼓励。而隐性的评价,更多要体现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用学生成长验证他们研学所得到的收获。这就是我们在研学的时候所做评价当中的一点尝试。谢谢大家。

蔡美玉:谢谢肖老师,大家可能记住了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隐性的评估,再有一个层面是显性的评估。对于明德来讲,我们去推进整个课程的评估体系,在打造整个闭环结构,从目标到最后有一个有效的评估,是一个逐步的递进和深入挖掘的过程。明德会有优质课程的一些征集活动,也有研学课程设计大赛,现在已经举办了第二届。基于此,我们吸引了很多校内的体制之内的校长以及我们的副校或者是带队的德育主任、老师进入到我们的“智库”群体。在这个群体当中,我们会聊如何有效设计研学旅行的课程对孩子的成长是更好的,会分年龄、分主题、分方向地聊。

关于研学的评估,其实是一个难评价的评估过程,但是我们是希望能够有一个最终的结论性的东西,能够去说明孩子参加这个研学旅行,对于孩子究竟意味着什么,对于家长、学校究竟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我们请高校长做一些分享。

高晓苏:谢谢。我讲个事例大家可能会明白。最近,我们跟袁隆平老师有了一些接触。我原本以为袁隆平是学农的,他家里可能就是农民出身。袁隆平出生在1930年,看了他的资料之后,我发现了这么一个片段:他说他家里是书香门第,小时候,老师带他到一个资本家去玩,当时被大自然的奇花异草给吸引了,觉得最美的风景就是这里,农村好美,于是,袁隆平就立下一心向农的志向,读书的时候没有考其他的大学,而选择了考了西南农业大学。

由此可见,在研学里,你给孩子一点,这一点就是他的一个种子,他必定会在这个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

还有一个事例,2010年,全世界招募五百名学生,20个学者,历行105天,在一艘七层楼高的大船上进行研学旅行,要求是什么?就是你要把你的学科知识学完之后,根据你一路走的地方,你要把你学的课程放到研学里面,要做出你的课题,你的课题怎么评价?第一个有没有科学价值,第二个它能不够引起人们的思考,第三个你有多少人可以关注到你的课题。它就叫做世界上最大的“游艇游学”旅行。在这里的500个大学生里面,有一个哥伦比亚的大学生被选中了,他就是长郡的一个学生,唯一的一名大陆的学生。当时他只有13岁,这一年他跟随世纪明德去的这一次联合国模拟会议,从此种下了种子。可见研学旅行真的很伟大,研学旅行它真是一个好的事情。谢谢大家。

蔡美玉:谢谢高校,教育不是把桶灌满,而是将火点燃。可能一个小的行为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我们希望每个孩子至少有一次研学经历,这是我们的使命!感谢在场的几位校长,谢谢大家。

 
中国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