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网独家>

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 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发布时间:2018-02-27 13:36:2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周继凤 | 责任编辑:

中国网2月27日讯 (记者 周继凤) 据教育部官网消息,办为进一步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印发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强调,力争到2020年,深度贫困地区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保障贫困家庭孩子都可以上学,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随着脱贫攻坚不断深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深度贫困问题突出,攻坚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在此背景下,《实施方案》以“三区三州”(西藏、四省藏区、南疆四地州和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为重点,以补齐教育短板为突破口,以解决瓶颈制约为方向,旨在切实打好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战。

《方案》重点推进四个方面工作。一是精准建立教育扶贫台账。将“三区三州”教育扶贫工作纳入台账管理。首先将建档立卡贫困教育人口底数台账。每年春季、秋季学期进行建档立卡贫困教育人口信息比对,精准定位每个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为精准实施教育扶贫政策、精准投放教育扶贫资金提供依据。建立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教育和资助状况年度报告制度,有关结果作为监测各地教育扶贫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

其次将建立教育扶贫基本情况台账。以县为单位建立各级各类教育统计数据台账,摸清现状和需求,测算基本建设、设备购置、教师队伍、学生资助等方面缺口,完善各类教育扶贫项目储备库。建立教育扶贫财政投入年度报告制度,及时掌握各地财政教育扶贫相关经费安排情况。

最后建立教育扶贫工作推进台账,将东西部扶贫协作、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携手奔小康等教育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纳入台账化管理,多种方式掌握“三区三州”教育对口支援动态。

二是稳步提升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以保障义务教育为核心,发展学前教育夯实基础,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拓宽通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障质量,完善资助政策体系避免因贫失学辍学。

三是实施推普脱贫攻坚行动。多种形式加强少数民族青壮年农牧民普通话培训,同步推进职业技能培训与普通话推广,解决因语言不通而无法就业创业的问题。

四是多渠道加大教育扶贫投入。发挥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中央相关教育转移支付存量资金优先保障、增量资金更多用于“三区三州”教育发展和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受教育的需要。发挥金融资金的引导和协同作用,精准对接教育扶贫多元化融资需求。集聚教育对口支援力量,建立教育扶贫工作联盟,统筹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携手奔小康等方面帮扶力量,形成对口帮扶“三区三州”教育脱贫攻坚的合力。

为做好脱贫攻坚行动,《实施方案》主要采取三项措施。

一是组织开展基层干部和青壮年农牧民普通话培训,通过集中学习、“一对一”互帮互学等方式,结合旅游服务、产业发展、劳务输出等需求,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意识的培养和应用能力的培训。

二是同步推进职业技能培训与普通话推广,结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把普通话推广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解决农牧民因语言不通而无法就业创业脱贫的问题。

三是强化学校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基础性作用,在学前和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确保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中国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