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网独家>

北京市“十三五”教育规划来了,将加大招聘紧缺学科教师力度

发布时间:2018-01-17 18:50:4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曾瑞鑫 | 责任编辑:刘昌

中国网教育频道1月17日讯 (记者 曾瑞鑫 实习记者 江玉婷 )1月16日,北京市拓展中小学教师来源行动计划暨学术型研究生修读教师教育课程动员部署会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在会上,深入分析了《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的工作思路。《计划》中提出,未来北京将扩大本市三所院校培养师范生的规模,2018年至2020年共招聘1000名左右紧缺学科教师,所需进京指标优先保障。

为了积极应对中小学教育规模变化对教师资源配置形成的新挑战,2017年,市教委、市编办、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研,研究出台了《北京市拓展中小学教师来源的行动计划(2018-2022年)》,切实解决教师队伍建设中发展不充分的问题。

市教委副主任李奕同志在会上介绍《计划》主要项目包括三大方面:首先是多种方式扩大师范生的培养规模,扩大本市三所院校培养师范生的规模,持相关院校增设相关学科教育专业(师范),委托相关院校培养师范生,扩大相关职业院校培养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定向培养高水平优秀毕业生;其次加大公开招聘紧缺学科教师力度,为缓解城区教师的结构性短缺问题,2018年至2020年计划共招聘1000名左右紧缺学科教师,所需进京指标优先保障。

更为重要的是,《计划》中明确提出创新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编制部门负责编制总量,人力社保部门负责岗位总量,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统筹教师资源配置,学校负责岗位聘用的机制。各区编制部门会同人力社保部门、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各学段生源变化、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师生比、班师比等要素,按标准每3年核定一次区域内中小学合理的教职工编制总量和岗位结构比例。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调配,调整现有学段、学科师资结构,充分挖掘超标准配置的教师,盘活资源,满足实际需求。

同时,也需要创新学校用人机制。探索建立优秀教师跨校兼职制度,实行学区(教育集团、城乡一体化学校、对口帮扶学校等)内教师统筹聘用,鼓励教师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支持优质资源校帮助对口帮扶校招聘并培养教师。支持普通中学面向高校和社会聘请有专业特长的人员为学生授课。

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林克庆同志强调落实好《行动计划》,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广大中小学热切期盼,社会各界寄予厚望,要确保《行动计划》取得实效。要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相关院校要认真落实教师培养的任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师范生培养,高度重视师范院校建设,要求师范院校要回归师范教育的本质功能,其他院校要大力支持师范教育,快速扩大师范生培养规模。承担培养任务的相关院校要不折不扣高质量完成扩大师范生培养规模的任务,既要保证数量,更要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相关院校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系统筹划,把困难想在前面,做好应急预案。

二是市、区编办要积极指导各区教委切实解决中小学教师编制问题。市编办要按照《中央编办关于地方事业编制挖潜创新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结合我市《关于切实解决中小学校缺编问题的通知》实施情况,联合有关部门,加快研究出台《关于切实解决中小学校缺编问题的通知的补充通知》。力争通过优化编制结构、盘活编制存量、创新编制资源配置方式等手段,建立教师编制市级统筹配置、区级调剂、以区为主,形成谁主导、谁协调,谁受益、谁解决的动态调配机制,切实解决中小学校缺编问题。

三是市区人力社保局要积极支持各区教委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做好教师的招聘工作。优先保障紧缺学科教师的进京指标。优化进京指标配置,积极支持区教育部门创新教师聘用制度和机制,面向高校招聘优秀应届毕业生,作为中小学教师来源的主体。同时,市人力社保局积极协调市发展改革委及早下达进京指标,力争实现一次性下达指标。

四是各区政府要认真履行教师队伍建设的主体责任。要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资源配置,积极协调区级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事业单位编制挖潜力度,腾退出空编支持中小学,拓展中小学教师来源,积极创新中小学教师“区管校聘”制度改革。区教委要创新学校用人机制,充分挖掘超标准配置的教师,盘活资源,统筹调配,健全新教师入职后的履约管理机制,切实加强教师聘任与管理。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北京市拓展中小学教师来源的行动计划的协调机制,协调解决拓展中小学教师来源的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难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