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校>

传承百年医道 护佑民生健康——山东大学服务健康山东纪实

发布时间:2018-01-10 09:30:57 | 来源:大众网 | 作者:李冉冉 | 责任编辑:闫景臻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并就实施“健康中国” 战略作出一系列部署。山东作为人口大省,只有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健康问题,才能为山东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当前,山东省已将健康事业纳入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在2017年山东省“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中,将加强重大疾病防治、推动全民健康行动、强化重点人群健康保障、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等作为重大任务,将予以重点推进。

“博施济众一世纪,广智求真百春秋”,山东大学齐鲁医学刚刚举行完100周年庆。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在代代学人的耕耘下,齐鲁医学积累了得天独厚的医科优势和医疗资源,为山东省和我国近现代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面对“双一流”建设、“健康中国”“健康山东”战略实施的新历史任务,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依托自身的医科、医疗优势,在推动构建医联体、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与转化、助推医养结合示范省建设、促进医药产业发展、以一流学科建设带动以疾病诊疗为中心到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战略转变、探索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等诸多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成为服务“健康山东”的重要践行者和推动者。

构建医联体,带动高端医疗服务

在东营鸿港医院,如果患者病情特殊,医院邀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专家为其进行远程会诊,或通过绿色通道将其转至齐鲁医院,已是非常常见的事情。这种医联体模式既大大减轻了患者路途奔波和手续繁琐之苦,也使得医院资源分配更加合理。

推进建立大医院带社区的医疗联合体,构建分级医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诊疗模式,促进分工协作,合理利用资源,方便群众就医,这是目前我们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山东大学依托齐鲁医院、第二医院、口腔医院、生殖医院等直属附属医院,为更好地服务患者,也正在积极借助“互联网+”,推进远程医疗建设,形成辐射全省的医院协作就诊网,建立健全医联体分工协作机制。

早在2003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就已经开始了对医联体建设的探索。多年来,齐鲁医院先后与分布在省内外的多家基层医院建立合作关系,从人才、学科、技术、管理等角度进行全方位帮扶。目前,齐鲁医院的医联体已初具规模,形成了3个院区、6家分院、16家协作医院的“3+6+16”的体系。其中,东营鸿港医院从筹建至今的14年中,一直得到齐鲁医院在管理和技术上的支持。它既是齐鲁医院医联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齐鲁医院开展医联体探索的典型案例。2017年6月,齐鲁医院与鸿港医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时,齐鲁医院院长李新钢表示,齐鲁医院今后将在远程会诊、优化双向转诊机制、帮扶重点科室以及培训业务骨干等方面对东营鸿港医院继续加大帮扶力度。


山东大学口腔医院也在积极推动建设医联体和区域诊疗中心。2017年,口腔医院与山东省内13家口腔医疗机构签署医联体协议,并依托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山东分中心平台,与省内实力较强的15家单位组成中心联合体,充分整合优势资源,以基层口腔医疗机构为重点,切实推动口腔健康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带动省内基层医疗机构协同发展。

山大第二医院不仅先后与青岛、德州、淄博等地的26家县、市级医院建立正式合作关系,还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指定的第一批支援医院。2016年正式启动对口帮扶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人民医院,帮扶队员们用精湛的医疗技术、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满腔的服务热情,赢得当地百姓的一致点赞。医院获评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对口支援精准帮扶贡献奖”,对口帮扶经验在全国推广交流。

健康医疗大数据促进医学研究与医疗模式变革

“医学研究和医学实践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同时也产生了新的医患关系。”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山东大学齐鲁生物医学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薛付忠教授对健康医疗大数据具有前瞻性的认识。目前,健康医疗大数据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其应用与发展将带来健康医疗模式的深刻变化,提升健康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山东省也正在积极建设“一亿山东人大健康数据库”、“健康医疗大数据流”等7大示范工程,构建“大数据健康医疗及产业链示范工程”。山东大学2016年成立的由山东省多家综合医院共同参与,医学、数学、生命科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而成的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平台——齐鲁生物医学大数据研究中心,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多年来,薛付忠一直致力于“健康医疗大数据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在其带领下,山东大学在健康医疗大数据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薛付忠客观地评价道,“我校在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建设、健康医疗大数据分析和健康医疗大数据转化方面,已经走在了前列。”

齐鲁生物医学大数据研究中心建立了山东省健康医疗大数据科技创新平台、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与转化平台、健康医疗大数据整合云技术平台等。在“政、产、学、研、用”协同模式下,不仅加强了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还有效促进了研究成果的临床应用和产业化。薛付忠介绍道,“山东省健康医疗大数据科技创新平台相对来说做的比较超前,目的是筛选出影响山东省居民健康状况较为严重的四大类疾病,来组建单病种的疾病/病例随访队列,支撑山东省医学研究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薛付忠团队还构建了山东多中心健康管理大数据队列,发现了多个疾病预测指标,构建了20余种疾病的预测模型,所研发的“山大-康评”健康/疾病风险评估与个性化健康管理系统,在山东、北京等地示范性推广应用。


如今,健康医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已经逐渐惠及普通百姓的生活。通过系统实现预约就诊、就医向导、膳食规划等,就医、养生更加方便快捷;通过数据的挖掘与分析,为患者提供疾病预测、病情跟踪、养生规划等服务也成为可能;智能化的辅助诊断系统,协助医生精准诊断。

薛付忠与他的团队还正在创建“全人群全生命历程健康图谱”,试图全面反映区域人群的生命健康状况,并追踪监测各类与健康、疾病有关的工农业、环境、人文、地理和社会信息数据,为政府部门进行相关政策的制定与规划、指导科学合理的医学研究和健康产业布局提供持续的本底信息支撑。


12月12日,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第二批国家试点启动,山东被确定为建设试点省,成为五个健康医疗大数据区域中心之一。这充分肯定了山东省在健康医疗大数据建设上取得的成果。薛付忠总结道,“山东省的大数据中心离不开山东大学,同时山东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中心这个平台也需要学校和政府有机结合来发挥优势,从而为齐鲁医学作更大的贡献。”

助推医养结合,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中国已经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需求急剧增加。而失能、半失能,失智、半失智,半自理和不能自理的老人占到了全部有养老需求的老年人的5%,包括各种老年病、长期慢性病及痴呆、帕金森病等。医疗元素已经成为老年人养老的刚需!”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济南善德养老院院长赵小刚说明了医养结合的必要性。由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运营的济南善德养老院,对此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并于今年11月获评首批山东省医养结合示范单位。

十九大报告要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近年来,山东省人口老龄化呈快速上升趋势,老年人口数量居全国首位。探索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等为一体的医养结合模式,建设医养结合示范省,是山东省面临的重要挑战。山东大学也积极投身到医养结合示范省的建设中。

济南善德养老院是政府投资建设、委托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运营的民生工程,从2016年3月试运营,目前收治了100多位老人。医院凭借三甲医院的技术和人员支撑,为养老院老年人慢性病诊断、治疗、急诊急救和临终关怀提供最安全快捷、方便有效的医疗保障,同时也促进自身的老年科学研究和养老人才培养,实现养、医、教、研四位一体,“全心全意为老年人服务”。

“山大二院派医生常驻养老院,为老年人定期查房、诊疗,及时了解老年人疾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如果老人的病情严重或需要更专业的治疗,就直接把他们转到医院。康复或好转后就再转回养老院。其次,养老院建立了400多平米的康复理疗大厅,并有康复治疗师定期为老年人进行功能评定,及时调整康复治疗计划,帮助进行康复训练和治疗,以恢复或维持老年人生理和心理机能。再有,我们医院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在很多老年人慢性病的防治上具有优势。”赵小刚介绍了善德养老院的三大特色。此外,依托医院资源,养老院已建立起齐全的内科科室,配备了先进的设备,并定期安排专家坐诊。养老院还为老年人进行健康科普,建立健康档案,组织老年人查体等,并为老人提供临终关怀服务。

  

善德养老院的医养结合模式,让老人实现了在健康状态下安享晚年。不少老人表示,在养老院住得既安心又舒心。今年重阳节,医院的医护人员和住院老人还联袂举办了演出活动。

目前,养老院限于规模,主要接受失能半失能、失智半失智的老人,但赵小刚说,“未来我们预计设置床位近800张,其中 20%~30%的床位将用于医疗”。

山东大学护理学院也是山东省建立与完善“医护养一体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推动者。护理学院拥有较强的老年护理科研团队,能从衰老机制、症状护理、慢病管理、心理调适等各个角度对老年人的身心疾病进行科学研究,从而发展和创新老年护理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学院还有完善的教学团队和教学资源,能对从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除此之外,学院为进行科学研究建立了老年人研究队列,其中囊括了老年人(尤其是失能、失智老年人)及其家庭照护者。依托这一平台,可以对居家失能失智老人和家庭照护者提供技能培训和指导、心理支持、喘息服务等,随着研究队列的发展,服务人口也将日益增加。

山东大学各学院以及山东大学各附属医院,也一直致力于医养结合模式的探索。比如,齐鲁医院早年间就依托社区和分院,对适合国情、省情、社情的医养结合新模式进行探索。下一步,山东大学将继续依托公共卫生、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护理、药学等科研力量,充分发挥国家卫生计生委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重点新型智库等平台作用,推动建立山东省老年人健康信息库,成立山东省医养结合研究院,协助山东省构建集创新管理模式、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体系,研发移动化智慧医疗设备,培养专业康复服务人才,延伸医院优质护理服务,推动山东省老年医学服务和医养结合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

建设一流学科,促进由“治”变“防”

目前每年我国新增约28万乳腺癌患者,并以每年3.9%的速度递增,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的第一杀手。加快乳腺癌的防治研究刻不容缓。2017年9月,山东大学乳腺疾病防治转化医学研究所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正式揭牌成立,意在加快乳腺肿瘤基础前沿、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的全链条转化医学研究,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这不仅有益于降低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也是对“健康中国”战略和国家关于重大疾病预防为主理念的具体贯彻实施。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不仅要“治病”,更要“治未病”,使人民健康生活方式从治疗为主转变为预防为主。山东大学围绕“健康山东”战略,大力加强山东大学“临床医学与重大疾病”一流学科建设,聚焦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出生缺陷、心血管病和肿瘤等重大疾病,以生殖健康与出生缺陷、心血管病发生与防治、肿瘤发生与防治、微生物与药物研发等四个特色领域为着力点,致力于实现由以疾病诊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战略转变。

山东大学的多种队列研究为开展人群健康干预、提高人群健康水平提供了科学依据。近日,由公共卫生学院席波副教授承担的“儿童心血管病随访队列”平台建设项目正式启动,目的是动态监测学龄儿童生长发育指标及其心血管疾病状态,为成人慢性病的生命早期防制提供新的思路。而公共卫生学院王志萍教授牵头组建的山东大学-平阴出生队列研究团队,则通过组建育龄妇女基线人群队列和出生队列,随访队列中妇女及其孕期健康状况、新生儿至青少年甚至成人后健康水平,从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个环节深入研究危害人群健康的各类重大疾病的致病因素、发病机制、流行规律和趋势,对妇幼个体和群体的早期健康、疾病预测与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生殖医学是实现由“治”到“防”战略的重要领域。通过基因序列的检测,结合家族病史,可以有效预测新生儿患遗传病的几率。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是山东省唯一一家具有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资质的单位,也是山东省唯一一家高通量基因测序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临床应用试点单位。依托生殖医院建立的济南源创医学检验所,是国家发改委首批批准的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目前能检测400多种单基因遗传病,每年诊断出生缺陷幼儿1000余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省内的新生婴儿出生缺陷率。

加强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促进医药产业发展

有媒体将淄博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园称为鲁中生物医药“硅谷”。 而山东大学淄博生物医药研究院则是这个“硅谷”的重要科研核心。

以淄博为核心的鲁中地区是我省医药产业的核心区,产值十多年居全省之首,但产品附加值低,创新发展动力不足。针对这一情况,2012年山东大学与淄博高新区管委会及新华制药合作共建山东大学淄博生物医药研究院,并建立起完善的生物医药“技术研发服务链”与“成果转化链”。

自成立以来,研究院以对外检验检测、委托开发、合作开发等模式,为山东200余家医药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持与服务,累计为企业节约开支约3000余万元,并与新华制药、帝斯曼、齐都药业、荣昌、金洋药业、罗欣、东岳集团等大型制药、化工企业建立起长期的合作研发关系。依托研究院转化的医药科技项目共计16个,研究院扶持成立的项目公司已达20家,完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项。作为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服务、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孵化平台,山东大学淄博生物医药研究院为鲁中医药产业带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服务。



成果的转化与输出是衡量药学教育和创新药物研究的重要指标,也是其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多年来,山东大学药学院不断强化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大力推进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化开发等工作。药学院在全国率先进行了糖药物肝素钠、硫酸软骨素生产工艺研究,并在全国推广,至今这两个产品除了作为药物在我国应用外,十几年来一直保持着出口生化原料药之首的地位。而在2017年,刘新泳教授就“抗病毒药物K-5a2”项目与齐都制药有限公司签订了转让与合作开发协议,在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对我国乃至世界的抗病毒研究具有深远意义,造福无数病患。

传承百年医脉,培育医疗人才

大学还当以培养人才为第一要务。山东大学为满足山东省对各级医疗卫生人才的需求,也积极探索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

在医学生招生与培养上,山东大学齐鲁医学确立了卓越医生、医生科学家和生物医学科学家三类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加强“齐鲁医学堂”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5+3”一体化卓越医师培养,为社会培养高端医学人才。齐鲁医学院还联合济宁医学院、滨州医学院、潍坊医学院等省内医科院校,联合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

为提高医学学科国际合作水平,利用世界名校优质医学资源助力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山东大学积极开展与哈佛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和机构的合作,建立了“山东大学-哈佛医学教育中心” 和“山东省卫生与健康国际人才教育中心”。“山东大学-哈佛医学教育中心”是目前哈佛大学医学院在中国北方设立的唯一一个国际合作平台。双方利用该平台开展广泛的医学教育合作,包括中方青年医学人才进修培训、互派学者开展定期学术交流、哈佛大学知名医学专家到山东大学讲学、共同举办医学国际学术论坛等。“山东省卫生与健康国际人才教育中心”则承担全省卫生计生系统管理与业务人员国际培训等相关工作。这两大平台在医院管理、临床研究和医疗技术等领域的高水平国际教育合作,为山东省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先进理念的临床、科研及管理人员,并通过平台引进一批在重大疾病防治、医药研发、健康管理等领域有较高学术地位的领军人才。

此外,山东大学还协助山东省建立健全毕业后医学教育体系,积极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推动建立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衔接的临床高层次应用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齐鲁医院、第二医院、口腔医院、生殖医院通过进修培训、帮扶带教等形式,每年为国内外医疗机构培养医师、药师、护士近3000余人。山东大学还将与山东省合作共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中心和区域性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基地,为山东省培养更多高素质基层医药卫生人才和全科医学人才,不断提升基层预防保健及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不久前,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和山东大学召开合作交流座谈会,双方将积极开展医药领域全方位战略合作,致力于将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打造成“立足山东,辐射全国,面向国际”的国际化综合医疗健康产业生态圈。在“健康山东”的建设上,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一直毫不懈怠、紧锣密鼓地前行。面向未来,山东大学仍将以高昂的精神、谦虚的姿态、卓越的能力,积极而全面地参与并推动“健康山东”的建设,服务社会民生,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走在前列”的要求、服务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贡献力量。(作者:山东大学李冉冉)


分享到: